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摄氏温度是把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_____温度规定为100℃.

冰水混合物 沸水 【解析】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分别用0℃和100℃表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1分)物体位于凸透镜前 20cm 处,此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

10cm<f<20cm 【解析】【解析】 物体位于凸透镜前20cm处,成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则有:f<u<2f,即f<20cm<2f,解得:10cm<f<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2《核能》同步测试2 题型:综合题

填空完成下面的叙述

(1)核电站是利用 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

(2)如图中的核辐射标志是

(3)一般用水来给高温的核反应堆降温,这是用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

(1)核;裂变;(2)C;(3)热传递;(4)D. 【解析】试题分析:(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2)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4)根据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结合对应的节能与环保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 (1)由于核裂变是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面的材料引自《现代快报》,阅读后回答:

要说3岁小孩能扛起一根直径40厘米粗的大木头,也许不会有人相信.不过记者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内,亲眼看到一名身体瘦小的傣家少女,双手各用两根手指提着一块20厘米宽、6厘米厚、1.3米长的方木在草地上轻盈地跳着孔雀舞;一名小伙子伸手抱起一根长两米,直径达40厘米的大木头轻轻地举在头顶尽情玩耍.这就是地球上最轻的木料──轻木,不要看刚才小伙耍来耍去的一大根木料,其实就3岁小孩也能扛起来. 轻木原产南美和中美洲,其密度只有0.16至0.2之间,比起最重的木材1.2的密度来,就真的是“轻如鸿毛”了.将木料丢入水中,它竟然像泡沫一样漂在水面,几乎没有吃水痕迹.

1965年,因为我国航空事业的需要,当时有关部门从厄瓜多尔引进了这批轻木,在海南、广东、广西和西双版纳试种,准备作为制造飞机木质部分的原料.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轻木没有成为制造飞机的原料飞上蓝天,最终成为上海一家热水瓶厂的瓶塞.后来因为发展航模项目的需要,在西双版纳种植了200亩轻木,因为在航模赛事中要胜出,就必须使用轻木做原料以减轻自重.假如在20摄氏度的室温中,往数百度高温的铁板、或者零下10度的冰块上铺上轻木后,用手摸在轻木上,它的温度肯定还是20摄氏度的常温;若在一间放着震耳欲聋音响的房间中央隔起轻木板,人在没有音乐的另一端听起来肯定是静悄悄的.

(1)文章中没有单位,请你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轻木的密度为:0.16_____到0.2_____之间.

(2)当前,“假新闻”、“假照片”不断被媒体曝光,你认为本文中的图片是否真实?请通过文中所给的数据计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3)你知道泡沫的密度吗?通过阅读你认为泡沫的密度应该是多少?

(4)写出下列场所分别应用了轻木怎样的物理属性.

航模:_____;热水瓶塞:_____;房间隔板:_____.

g/cm3 g/cm3 可信 泡沫的密度应该在0.16 g/cm3到0.2g/cm3之间 密度小;隔热性好;隔声性能好 【解析】(1)轻木的密度较小,由文章知它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1g/cm3,轻木的密度为:0.16 g/cm3到0.2g/cm3之间. (2)图中方木的体积V=20cm×6cm×130cm=15600cm3, 方木的密度取最大值ρ=0.2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 g,水的体积是________ cm3 .

72 72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利用公式m=ρ×v,先求得冰的质量,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改变,再求得水的体积. 【解析】 根据m=ρ×v,求得冰的质量m=ρ×v=0.9×103kg/m3×80×10﹣6m3=7.2×10﹣2kg=72g 求得水的质量后,再根据v=m÷ρ得出水的体积.v=m÷ρ=72g÷1.0g/cm3=72cm3答:72,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放大的实像

A 【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 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 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 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 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D 【解析】A、音乐声影响了小明的生活,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焚烧垃圾与噪声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喇叭声会对周边的群众造成噪声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停止施工后,就可以有效的防治噪声,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经晾晒后会变干,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破碎的镜子靠在一起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A 【解析】A.湿衣服经晾晒后会变干,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水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湿衣服变干,故A正确。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 C.因为海绵内有空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破碎的镜子靠在一起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由于距离太远,几乎没有作用力,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2 题型:单选题

央视一套《出彩中国人》节目中,来自珠海的何聪发,26岁的航模小子,他的梦想是成为全世界最棒的飞机模型操控手,他将飞机模型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表演了“空中漫步”节目(如图所示)。何聪发手中的遥控器与空中飞行的飞机航模之间的信息传输是利用( )

A. 超声波 B. 次声波 C. 电磁波 D. 光导纤维

C 【解析】遥控器与空中飞行的飞机航模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利用电磁波.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