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

信息 能量 【解析】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还能够传递信息,医生给孕妇做B超,能够获得婴儿的发育信息,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因结石获得能量而破碎,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B 【解析】【解析】 A、灰尘四起是灰尘受力运动,并非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B、花香满园,是花中的芳香类物质扩散的结果,表明分子不停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雪花不是分子,雪花飘飘属于物质的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黄沙扑面是黄沙颗粒受力运动的情况,并非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现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倒立等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解析】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 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人民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步行的是图中______段;

(2)小刚家到人民广场的路程为______m;

(3)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_________

AB; 3600; 6 【解析】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人民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因不行的速度小于骑自行车的速度,故在相同的时间内步行通过的路程较小,对应图中的AB段;小刚家到人民广场的路程对应图中的最大路程为3600m;小刚骑车通过1800m所用时间为300s,故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米/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 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B 【解析】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通过的路程先变小后变大,根据,小球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沿斜面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故B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若小球做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安徽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熔化、、 吸 液化 【解析】海鲜要保持较长时间需在低温下保存,出售时铺一层碎冰块,就是利用熔化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的,这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⑴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和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且折射角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⑵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

反射 折射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0 是 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 【解析】(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 (2)该同学只做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实验实验便得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能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A. B. C. D.

D 【解析】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故AB错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正确,C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端调。

(2)在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下对应序号)____。

(3)由图中可知,橡皮泥质量m=____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____kg/m3。

左 丙甲乙 13.4 1.34×103 【解析】(1)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 ,说明右侧偏重,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 ;(2)先称量干燥物体(橡皮泥)质量,记录量筒初始液体体积刻度,再将物块放入淹没,记录此时液面刻度,两者相差即为物块体积; (3)m="10g+3.4g=13.4g," v="30ml-20ml=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