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分)辽宁省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下列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放热的是( )

 

 

BCD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冬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此过程吸热,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山林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选项B符合题意;秋天,树上蒙上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故选项C符合题意;

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物态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8?钦州)小陶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遇事紧急刹车后,自行车由于 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停下,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四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湖北模拟)下列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给笨重的旅行箱装上轮子

B.车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给车辆内部转动处加入润滑油

D.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铁岭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3分)如图甲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2规格为“20Ω 2A”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6V,两块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R1= Ω,电路的最小总功率是 W,R1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是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铁岭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分)“六?一”儿童节,同学们一起去看海豚表演,同学们坐在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阳光照在海豚身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同学们被精彩的节目逗得开怀大笑,甚至笑出了眼泪,其中一位近视眼的同学摘下眼镜,惊奇地发现不戴眼镜看节目同样清晰,这是因为眼泪附着在眼球上,相当于 透镜,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铁岭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分)我国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利剑”的首飞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国家.下列有关“利剑”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B.飞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

C.飞机飞行时,发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给飞机提供动力

D.飞机机翼上凸下平,使机翼上方气体流速慢压强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辽阳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

(2)如图,光屏应在 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 .

(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辽阳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不变,灯泡L1标有“12V 6W”的字样,灯泡L2标有“2V 1W”的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3A,滑动变阻器R标有“12Ω 2A”的字样(假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S1、S2、S3时,电流表的最小示数是1.5A

B. 闭合S1、S2,断开S3时,L1的功率为6W

C. 只闭合S3,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右端时,L2正常发光

D.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本溪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8分)(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 ;

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 ,记下像与物的位置;

③移动蜡烛 (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