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有一种巧妙测量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测量前需先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几种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备用.
(1)测量前,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接下来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测出烧杯和溶液的质量为49.2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溶液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溶液的体积为20mL;
③测出烧杯和剰余溶液的质量,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将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溶液的质量/g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g量筒中溶液的质量/g量筒中溶液的体积/cm3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ρ/(g•cm3
49.220
(3)测定血液密度时,具体操作如下:在几支试管中分别装入密度已知且不等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滴入一滴待测血液,只要看到哪一支试管中的血滴处于悬浮状态,就知道被测血液的密度了.这里主要应用的物理原理是物体悬浮时,ρ与ρ密度相等.

分析 (1)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应向指针偏离的反方向调节;
(2)明确天平标尺的分度值,由m=m砝码+m游码计算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从而得到倒入量筒中溶液的质量,根据ρ=$\frac{m}{V}$计算溶液的密度;
(3)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运用密度和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推导.

解答 解: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在调节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
(2)由图可知天平标尺分度值为0.2g,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m=20g+5g+3.2g=28.2g,
量筒中溶液的质量:m=49.2g-28.2g=21g,
硫酸铜溶液的密度:ρ=$\frac{m}{V}$=$\frac{21g}{20c{m}^{3}}$=1.05g/cm3
(3)当血液悬浮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G=F
ρgVgV
因为物体悬浮时,V=V
所以:ρ,即血液的密度等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故答案为:(1)左;(2)28.2;21;1.05;(3)物体悬浮时,ρ与ρ密度相等.

点评 本题通过测量人体血液密度综合考查天平的使用、液体的密度测量和浮沉条件应用等知识,综合性强.都是一些常考基础知识,需要掌握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容器内装有35kg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1.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求:
(1)容器底面所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玉兔号”月球车继续绕着陆器行驶,从不同角度与着陆器多次互拍.2013年12月22日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月球车进行了第5次互拍,并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清晰全景照片,标志着两器互拍任务圆满完成.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
(1)“玉兔号”月球车可以使用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驱动,最高可跨越25cm障碍物,当前方3m处有高于25cm的障碍物时,月球车上的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障碍探测器不能利用超声波(激光/电磁波/超声波)的反射来工作.
(2)月球上的引力大约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如果“玉兔号”自身质量按150kg计算,当玉兔号到达月球表面后,质量为150kg,它在月球上的重力为250N.
(3)“玉兔号”月球车行进速度可达6cm/s,前方120米有一目标样品,“玉兔号”月球车还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到达?(若有小数只保留一位)
(4)若以正在前进的“玉兔号”月球车为参照物则着路器是运动的.(填:“静止或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配砝码),不同体积的木块若干.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后如图所示,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123456
物质种类相同
体积V/cm3102030405060
质量m/g51015202530
(3)分析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为了使该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还应该怎么做?换用两种不同的物质,按相同的步骤再多做几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同学们利用细玻璃管等器材“测量气泡的速度并探究运动规律”.
(1)测量的实验原理是v=$\frac{s}{t}$,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时,一般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选填“快”或“慢”),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3)如表为同学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路程s/cm01020304050
时间t/s012345
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气泡速度为0.1m/s,且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探究“磁生电”的实验装置.
(1)历史上首先发现“磁能生电”的科学家是法拉第,人们利用该实验原理发明了发电机.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要使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可行的办法是D
A.导体ab和蹄形磁铁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左运动
B.导体ab和蹄形磁铁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运动
C.蹄形磁铁不动,导体ab竖直上下运动
D.蹄形磁铁不动,导体ab水平左右运动
(3)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提一条在操作上的改进方法: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合乎情理的是(  )
A.水结冰时密度不变
B.同一个瓶子分别装满水和酒精时质量相同
C.家里的液化气用了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密度不变
D.一铜块在火上加热了一段时间后(没有熔化),密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他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
次数开关磁场方向导体AB的
运动方向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1断开上N下S向右运动不偏转
2闭合上N下S向右运动向左偏转
3闭合上N下S向左运动向右偏转
4闭合上N下S向上运动不偏转
5闭合上S下N向下运动不偏转
6闭合上S下N向右运动向右偏转
7闭合上S下N向左运动向左偏转
(1)分析得出: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比较实验2和3(或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3)比较实验2、6(或3、7)可知:在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4)这个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发电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普通人行走速度约4km/hB.一名初中生高度约175dm
C.人体正常体温为35℃D.一个鸡蛋重约5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