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 L1和L2的连接方式为__联;L1两端的电压为__V;若L1损坏,则L2__(填“能”或“不能”)正常发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四章光现象中考练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广元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滑动变阻器滑动头上有一个铭牌,铭牌上面标有“50Ω 1.2A”,其中50Ω表示_________;1.2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学习“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同学们发现用电阻丝对煤油加热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的过程非常耗时,为了减少实验的时间,他们提出了如下改进的设想:

设想一:将煤油换成水来做实验,

设想二:通过加热空气来做实验.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设想一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水的__比煤油大,温度难升难降.

(2)为了验证设想二,他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在锥形瓶中装入__的红墨水,用相同的电阻丝及玻璃管组成如图A、B的装置,通电后通过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来显示__的大小.然后把它们分别接入相同的电路,发现在相同的短时间的内A管中的液柱比B管上升迅速,这说明__.

②在塞橡皮塞时发现有液体进入玻璃管并高出瓶内的液面,这是因为__,使管内的液柱与瓶内液面相平,他们用带有针头的注射器通过橡皮塞插入瓶内如图C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

③同学们用两根电阻丝(R甲>R乙)插入相同的甲、乙瓶中并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甲、乙两玻璃管中液面如图D所示,由此得出关于电热的结论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获取核能有两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如图,甲图属于 __变;乙图属于 __变.太阳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 __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是条形磁铁,右侧的D是软铁棒,A、B是电源的两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若A为电源正极,则C被排斥,D被吸引

B. 若A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吸引

C. 若B为电源正极,则C被吸引,D被排斥

D. 若B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四句话摘自一位同学学习“声现象”时总结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A. 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

B.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 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业水平模拟试卷(一)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