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B 【解析】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3)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 (4)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是大量分子具有的能量.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内能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多少有关. 【解析】 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m。

30 450 【解析】【解析】 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t=55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650m,v甲===30m/s; 由图得出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甲乙相遇后再经过30s,甲车行驶了1500m﹣600m=900m,乙车行驶了1050m﹣600m=450m, 两车相距△s=900m﹣450m=45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B. 一杯热水,放一阵子变凉了

C. 用锤子敲打铁丝时,铁丝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B 【解析】【解析】 A、冬天,两手相搓,是摩擦生热现象,是通过摩擦做功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大,不合题意. B、一杯热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热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属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用锤子敲打铁丝时,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压缩空气做功,使气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4V,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V.

2.4 3.6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L1和L2串联;V1是测L1的电压,V2是测L1和L2的总电压. V1的示数为2.4V,则U1=2.4V;V2的示数为6V,则U=6V;灯L2两端的电压为U2=U﹣U1=6V﹣2.4V=3.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A是风扇的电动机、B是电热丝,要吹热风应闭合开关_____,此时A与B_____联在电路中.

S1和S2 并 【解析】这是A和B组成的并联电路,S1在干路上,S2在B所在的支路上. 当S1闭合,S2断开时,B所在支路没有接通,只有A工作,吹出的是冷风; 当S1和S2都闭合时,A与B并联,同时工作,吹出的是热风; 当S2闭合,S1断开时,A、B两用电器都不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突然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 灯 L 发生了断路 B. 灯 L 发生了短路

C. 电阻 R 出现断路 D. 电阻 R 出现短路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灯泡的工作情况和电表的示数情况来判断电路故障.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一定出现短路现象;又因为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如果R短路,电压表示数应该为零,因此一定是灯L短路,故B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除了图中相同的器材,还要用到的相同器材是________。

(3)秒表是用在________(选填“甲”或“乙”)组实验中。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4)购买一盒薯片,设计实验估测薯片的热值,应选用上述______(选填“甲”或“乙”)组来进行测量,然后将实验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薯片的热值进行比较,结果是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

乙 天平 甲 加热时间 升高温度 乙 偏小 薯片放出的热量不能被水完全吸收(或薯片不能完全燃烧) 【解析】(1)因为是研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所以应使用不同的燃料,故选乙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物质的质量都必须相等,所以还要用天平称量质量,即要用到相同的器材是天平; (3)甲组实验是通过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秒表用在甲装置中;乙组是通过水温升高的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B.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D.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A 【解析】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由于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金属棒中是自由电子在移动,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故A正确,B错误;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会转移到A上,而不是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故CD错误,故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工降雨是把干冰用炮弹打入云层,干冰迅速气化,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遇热变成小水滴,形成雨。云层中的水汽变成雨降落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凝华、熔化;

B. 升华、熔化;

C. 升华、液化;

D. 凝华、液化

A 【解析】干冰迅速气化,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是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后遇热由固态变成液态小水滴,是熔化现象。 故答案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