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 ________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和___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示位置时,请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区初中办学联盟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甲中画出水平桌面对“不倒翁”支持力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画出“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为不倒翁的重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区初中办学联盟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F1>F2 B. F3=F4 C. F3>F4 D. F2>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厚度忽略不计,底面积为80 cm2的柱形容器,体积为V=200cm3的木块在绳子向下的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绳子重力不计).求:

(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剪断绳子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必须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______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为____N,这种测量力的方法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原理,如果用3 N的力拉着该物体运动,摩擦力为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 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A卷)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摩擦不计.物体A重300N,在F=4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5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的功是___________J;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水平长木板、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________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进行了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操作,记录数据为表中1、2,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第1和3两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_____)

A.两次拉动速度不同   B.两次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同

C.木块正面和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D.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4)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上述问题,小丽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