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的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太阳能—内能的转换,是目前最普遍的形式,某中学物理STS小组的同学在太阳能的利用方面作了一些探究。

①为了测定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面积为0.1m2的水盆,盛6L的水,经太阳垂直照射了30min,温度升高了10℃。认定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同。

②同学们还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做了一艘环保船,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面积为8m2,它正对太阳能时产生120V的电压,并对船上的电动机提供10A的电流,已知电池板上垂直接收的太阳能为7.5×104J/minm2)。求:

(1)这盆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每天有效光照6h,则面积为90m2的草坪一天吸收了多少太阳能?

(3)太阳能环保船得到的电功率为多少?这种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多少?

【答案】(1)2.52×105J(2)2.7216×109J(3)1200W12%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cmt= cρVt=4.2×103J/(kg℃)×1×103kg/m3×6×10-3m3×10℃=2.52×105J

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5J

(2)每平方米水面上每小时吸收的太阳能

Q===5.04×106J

90m2足球场上的绿草每天6h接收的太阳能(储存的化学能)

Q=5.04×106J×90×6=2.7216×109J

草坪一天吸收了2.7216×109J的太阳能。

(3)电池板每分钟接收太阳能

Q=7.5×104J/(minm2)×8 m2×1 min =6×105J

吸热总功率

P= ==10000W

太阳能环保船得到的电功率(有用功率)

P=UI=120V×10A=1200W

太阳能环保船得到的电功率为1200W

太阳能电池效率

η=×100%=×100%=×100%=12%

太阳能电池效率为12%

答:(1)这盆水吸收的热量是2.52×105J

(2)面积为90m2的草坪一天吸收了2.7216×109J的化学能;

(3)太阳能环保船得到的电功率为1200W,这种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1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同学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

B. 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 电磁铁B磁性较强,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较大

D. 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b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磁铁,下端为N极,螺线管中插有铁芯。现开关S拨在触点②位置且电流表示数为I,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1)开关S位置不动,将铁芯从螺线管中取出

(2)开关S位置不动,将滑片Pa端滑动

(3)开关S位置不动,将条形磁铁NS极颠倒

(4)将开关S拨到①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

(5)将开关S拨到③位置,并通过调节仍使电流表示数为I

A.只有(1)(3)正确B.只有(2)(4)正确

C.只有(3)(5)正确D.只有(1)(2)(3)(5)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与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_____(选填“A”或“B”);

(2)甲图中若将凸透镜遮去一半,光屏上烛焰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选填“变为原来一半”或“仍完整但变暗”),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移至图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_____(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后,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如图所示,当蜡烛距透镜1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cm

C.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像一定会变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可能得到烛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建造大桥时所用的起吊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图中未画出)将实心长方体A从江底竖直方向匀速吊起,图乙是钢缆绳对A的拉力F1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对绳的拉力F大小为6.25×103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A的重力为2×104 N,A上升的速度始终为0.1 m/s。(不计钢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绳重,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求:

(1)长方体A未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长方体A的密度;

(3)长方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在上升过程中F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体积是1000cm3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600cm3,如图甲所示,则该此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若在木块上放一金属块,木块恰好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S,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下降距离h (相对于容器底部)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逐渐浸入水的过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减小

B.金属块的高度大于h1

C.金属块的密度为

D.金属块浸没后与入水前相比,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