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小刚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刚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

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D

【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解析】
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
 
表面.
(2)2013年中国江浙出现H7N9流感,患上这种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3)请根据下表所列的是几种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
物质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
熔点/℃-259-117-39106410833410
考察团到南极考察时,测量气温应该使用
 
温度计;处于-265℃的氢是
 
态;如果纯金戒指不小心掉进钢水中,
 
熔化(选填“会”或“不会”);
(4)去年,京珠高速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
 
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
 
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第十六章16.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 )

A.日光灯 B.电风扇 C.电饭锅 D.电热水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2.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和平区二模)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联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4.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湖州)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有一个步骤是“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 )

A.使物镜上升,为了物像清晰 B.使物镜下降,为了物像清晰

C.使物镜上升,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D.使物镜下降,为了视野亮度适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高淳县二模)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4.5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时,发现镜头中的左下方有一颗从未有过的美丽天体,要仔细观察必须调节望远镜使这一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应( )

A.将望远镜镜头向左下放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

B.将望远镜镜头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C.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D.不调节随着地球的移动这个天体会移到镜头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同步]2014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七章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淮安)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8天 题型:填空题

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