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 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kg/m3)

50;0.8。 【解析】试题分析:容积为V=250Ml=250cm3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m总=300g,则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g/cm3×250cm3=250g,则容器质量为50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质量为m液=200g,密度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4《电动机》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小明同学有一从玩具小汽车里拆下来的电动机,他想提高电动机的转速(假设电动机不损坏),他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方法)

增大流过电动机的电流 增加电动机磁铁的磁场强度 【解析】解答:电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其作用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要使电动机转速增大,就是要增大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要提高转速可以加大电动机中的电流、增加磁场的强度,或者这两者同时增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1)实验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最少个数为_____ 个,钩码上升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可以不测量,原因是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_____。

(2)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_____。(g=10N/kg)

(3)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物体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总是有一定比例的 74% 增加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解析】(1)钩码升高的距离是0.1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3m,所以s=3h,所以动滑轮和钩码有三段绳子承担,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起。所以至少需要1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机械效率跟物体升高的距离无关,物体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总是有一定比例的,实验中可以不进行测量。因为,所以滑轮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转动调光灯的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 此过程是改变接入电阻的

A. 长度 B. 横截面积

C. 材料 D. 温度

A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调节灯泡亮度的目的;所以,转动调光灯的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上滑动,此过程是改变接入电阻的长度.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 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实验题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如下所示.

(1)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________.

(2)小刚仔细地分析了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归纳出了以下的结论:

①分析表1或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结论:

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结论可知,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我们把这种特性称之为__,它和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______(有关/无关).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密度 无关 【解析】(1)根据表中水的三组数据,在图象上把对应的三个点找出来,然后把三个点连起来。如图所示: (2)分析表中水和酒精的数据,可以发现: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是成正比的,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分析表中的数据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可以发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3)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 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

A. 3.0×103kg/m3  10g B. 1.7×103kg/m3  10g

C. 1.4×103kg/m3  20g D. 1.0×103kg/m3  20g

D 【解析】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有表格可知,第一列与第二列比较,质量增加20g时,对应的液体体积增加20cm3;故液体密度为1g/cm3=1.0×103kg/m3 而第一列体积为10cm3时,液体质量为10g;可得量杯的质量为20g;答案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 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一个质量为0.3kg的水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8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 1.4×103kg/m3 B. 0.875×103 kg/m3

C. 0.8 kg/m3 D. 0.8×103 kg/m3

D 【解析】水的质量m=m1-m0=0.8kg-0.3kg=0.5kg,水的体积V=水壶的容积=m/ρ水=0.5kg/(1.0×103kg/m3)=0.5×103m3, 液体的体积 V′=水壶的容积=水的体积=0.5×103m3 ,液体的质量m′=m3-m0=0.7kg-0.3kg=0.4kg ,液体的密度ρ= m′/ V′=0.4kg/(0.5×103kg/m3)=0.8×103kg/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mm B. 1cm C. 1dm D. 1m

A 【解析】试题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析】 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mm.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 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设车和泥土的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________m,F的大小至少是________N。

省力 1.6 250 【解析】独轮车的车辆轮轴处是支点,其中重力G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故阻力臂是0.4m;力F是动力,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故动力臂是1.6m;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L动=G×L阻,得F===2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