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下列事例中,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甲图: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B.乙图:汽车车轮上缠绕铁链
C.丙图: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D.丁图:在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

分析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 解:A、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则其重力很大,此时压路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因此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车轮上缠绕铁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D、在自行车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增大或减小摩擦,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虽然是低压电,但已远远超过了人体安全用电,因此我们要学会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使用测电笔的方法中,方法甲是正确的.用正确的方法测试图丙中的插座,发现测插座的A孔时氖管发光,B孔不发光,则A孔接的是火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制造了第一台发电机
C.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氮气与氧气组成
D.卢瑟福发现元素周期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钢棒一定具有磁性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最左边发出的是i(填“1”或“i”)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活动.下列有关自行车及骑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将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D.骑自行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都是科学知识.
(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小红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制作一个影子时钟(日晷仪).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原理.
(3)学校舞蹈室竖立着一块高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镜中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身高1.75m,他站在的竖直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1.75m,当他向后退lm,则此时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6m.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可逆的.
(4)夏天下雷阵雨时,我们总是在见到闪电后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人在左侧慢慢后退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人后退后不能看到硬币的原因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加水后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比实际位置偏浅的虚像(填“深”或“浅”).
(3)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等于α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