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1)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__________.

(2)该实验目的是练习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

(3)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4)实验时观察到______,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AB段与AC段平均速度不一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0.2;50.0;1;0.5;0.3 刻度尺 停表 v=s/t 小车速度加快 变速 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 【解析】 ; (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实验中要利用公式 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会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运动; (4)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 题型:计算题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2.7V 【解析】由可得,指示灯正常发光时所加的电压: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2.7V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

B. 两个电压表所选取量程不同

C. L2两端的电压为2V

D. 此时L1的电阻和L2的电阻之比为5:1

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V1测电源电压,V2测L2两端电压,而两表指针一样,说明V1选的是大量程,V2的是小量程,则V1的示数为10V;V2示数为2V;又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灯L2两端电压为2V;灯L1两端电压为10V?2V8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L1的电阻和L2的电阻之比: ,故错误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卷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 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N,小球的体积为___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_____N.(g取10 N/kg)

3 600 5 【解析】根据称重法知道,小球受到的浮力是:F浮=G-F示=5N-2N=3N;因为F浮=ρ水 gV排,所以小球排开的水的体积是:V排=F浮/ρ水g=3N/1×103kg/m3×10N/kg=3×10-4 m3,故小球的体积是:V=2×3×10-4 m3 =6×10-4 m3 =600cm3;因为小球的重力是G=mg=5N,所以小球的质量是:m=G/g=5N/10N/kg=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卷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试卷 题型:单选题

“辽宁舰”航母已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系列,其满载时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6.75万吨.则满载时其受到的浮力约为 (  )

A. 6.75×108 N B. 6.75×107 N C. 6.75×104 N D. 6.75×103 N

A 【解析】【解析】 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 F浮=G排=m排g=6.75×107kg×10N/kg=6.75×108N;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坐在长途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时,他是 的.

静止;运动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析】 坐在长途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时,自己和汽车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它是静止的; 如果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时,路旁的电线杆和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说,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1999年5月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 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 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乌云 B. 地面 C. 自己 D. 大楼

A 【解析】“楼要倒了!”,被研究的物体是楼房,楼房和地面、人、大楼本身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人、大楼本身为参照物,大楼是静止的,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大楼和乌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乌云为参照物,大楼是运动的,所以有人说:“楼要倒了!”,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机械能与内能 辅导练习 题型:填空题

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下现象中内能的改变是哪一种方式: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______使气筒内能改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____使木的内能改变(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做功 做功 热传递 【解析】(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是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摩擦做功,使物体的能增大,温度升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热传递使冰块的内能改变,属能量的转移. 故答案为:(1)做功;(2)做功;(3)热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

A. 小球A带正电

B. 小球B带正电

C. 小球B可能不带电

D. 小球A可能不带电

D 【解析】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以C带负电。由图可知,B与C相互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也带负电。A与带负电的B、C相互吸引,则A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