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新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是小新利用太阳光粗测焦距的情况,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cm,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2)小新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此时成像原理工作的仪器是_________(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小新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生活中利用此时成像原理工作的仪器是________(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小新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写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到像的特点_________;小新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新同学在看黑板时却戴近视眼镜,下列两幅图中,正确表示小新的眼睛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图。

【答案】会聚 10.0 缩小 照相机 远离 投影仪 取走光屏,从有光屏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另一侧的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变小

【解析】

(1)[1]如图甲可知,入射到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原来的光线对比向主光轴靠拢,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由图甲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2)[3][4]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

此时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故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该成像原理的应用。

(3)[5][6]小新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应

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4)[7]小新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为了观察此时的成像特点:需要取走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看烛焰,可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8]小新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动态规律,物近像近像变小,看到的像变小。

(5)[9]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佩戴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甲不符合题意。

故选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 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烧瓶内盛有等质量且初始温度相同的同种液体,甲烧瓶内的电热丝的电阻恒为,乙烧瓶内的电热丝的电阻恒为,实验中使用的两个温度计完全相同:

①如图是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了使图中温度计示数变化更明显,则烧瓶内的液体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个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断开开关;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另一个位置,闭合开关, 观察并记录相同时间内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断开开关。这个实验过程所探究的问题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是否有关;

③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从市场买了一桶色拉油,她想测量色拉油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然后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丁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a._____b._____c._____

正确操作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g

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静置后色拉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g/cm3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减小上述实验的误差,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即可,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一种电加热恒温箱的简化工作原理图,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U0=220V,电热丝R0=88Ω控制电路由电压U1=7.5V的电源开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R1(阻值范围为0-120Ω)和热敏电阻Rt组成,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0乙所示,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50mA时,衔铁吸合切断工作电路,停止加热求:

(1)电热丝R0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2)电热丝正常工作5min产生的热量;

(3)恒温箱温度设定为60℃时电阻箱R1的阻值;

(4)该恒温箱可设定的温度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

(1)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_(选填“A”或“B”)端;

(2)小李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V

(3)小李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只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A和一只定值电阻BAB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正确的有

A. 定值电阻B的阻值为

B. AB串联接在9V电源两端,灯泡A正常发光

C. AB井联接在6V电源两端,10s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是30J

D. 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当灯泡的功率与滑动变阻器的功率相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0.9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D.水的沸点是99℃,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茶色玻璃板、两个棋子AB、刻度尺、方格纸、白纸、平面镜支架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移动茶色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茶色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若在方格纸上棋子B始终不能与棋子A的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他拿走棋子B,并在原B位置放置一张白纸,眼睛在B侧观察,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玻璃板与方格纸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__(向右//向左)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张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_____: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_____,同时比较了像和物_____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