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的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

A. 核能,电能,机械能,内能 B.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 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 核能,内能,电能,化学能

B 【解析】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为: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高温当电压的内能,内能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巨大的机械能推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所以转化过程简单概括为: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1 题型:单选题

根据媒体了解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 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 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 机动车排放尾气

C 【解析】粉尘随风飘扬可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机动车排放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其它污染物,而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不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故ABD是合理的,C不命题,符合题意。 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了A、B两套装置(如图甲所示)来完成实验。

(1)为了缩短加热时间,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套实验装置好一些。

(2)如图乙所示,是A装置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沸点升高。

(3)如图丙是使用B装置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像,从图像中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图丁中的________图

(5)若将A装置中烧杯上方的纸板拿走,并在A、B两个装置中分别放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还可用它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101 增大 温度不变、吸热 A 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解析】(1)由图示可知,A加热装置中的烧杯上有盖子,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可以缩短加热时间,故应选A;(2)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101℃,此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加盖后使水上方气压增大,沸点升高;(3)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水在沸腾前,水中的气泡是越向上越小的,故A应是沸腾前的状况;(5)若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2《核能》同步测试2 题型:综合题

填空完成下面的叙述

(1)核电站是利用 能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

(2)如图中的核辐射标志是

(3)一般用水来给高温的核反应堆降温,这是用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

(1)核;裂变;(2)C;(3)热传递;(4)D. 【解析】试题分析:(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2)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4)根据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结合对应的节能与环保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 (1)由于核裂变是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2《核能》同步测试2 题型:单选题

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 )

A. 热交换器 B. 汽轮发电机 C. 核反应堆 D. 冷凝器

C 【解析】核电站中最核心的设备,最高、最难的技术,要求标准最高的当然是核反应堆。 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面的材料引自《现代快报》,阅读后回答:

要说3岁小孩能扛起一根直径40厘米粗的大木头,也许不会有人相信.不过记者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内,亲眼看到一名身体瘦小的傣家少女,双手各用两根手指提着一块20厘米宽、6厘米厚、1.3米长的方木在草地上轻盈地跳着孔雀舞;一名小伙子伸手抱起一根长两米,直径达40厘米的大木头轻轻地举在头顶尽情玩耍.这就是地球上最轻的木料──轻木,不要看刚才小伙耍来耍去的一大根木料,其实就3岁小孩也能扛起来. 轻木原产南美和中美洲,其密度只有0.16至0.2之间,比起最重的木材1.2的密度来,就真的是“轻如鸿毛”了.将木料丢入水中,它竟然像泡沫一样漂在水面,几乎没有吃水痕迹.

1965年,因为我国航空事业的需要,当时有关部门从厄瓜多尔引进了这批轻木,在海南、广东、广西和西双版纳试种,准备作为制造飞机木质部分的原料.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轻木没有成为制造飞机的原料飞上蓝天,最终成为上海一家热水瓶厂的瓶塞.后来因为发展航模项目的需要,在西双版纳种植了200亩轻木,因为在航模赛事中要胜出,就必须使用轻木做原料以减轻自重.假如在20摄氏度的室温中,往数百度高温的铁板、或者零下10度的冰块上铺上轻木后,用手摸在轻木上,它的温度肯定还是20摄氏度的常温;若在一间放着震耳欲聋音响的房间中央隔起轻木板,人在没有音乐的另一端听起来肯定是静悄悄的.

(1)文章中没有单位,请你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轻木的密度为:0.16_____到0.2_____之间.

(2)当前,“假新闻”、“假照片”不断被媒体曝光,你认为本文中的图片是否真实?请通过文中所给的数据计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3)你知道泡沫的密度吗?通过阅读你认为泡沫的密度应该是多少?

(4)写出下列场所分别应用了轻木怎样的物理属性.

航模:_____;热水瓶塞:_____;房间隔板:_____.

g/cm3 g/cm3 可信 泡沫的密度应该在0.16 g/cm3到0.2g/cm3之间 密度小;隔热性好;隔声性能好 【解析】(1)轻木的密度较小,由文章知它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1g/cm3,轻木的密度为:0.16 g/cm3到0.2g/cm3之间. (2)图中方木的体积V=20cm×6cm×130cm=15600cm3, 方木的密度取最大值ρ=0.2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 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 g,水的体积是________ cm3 .

72 72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利用公式m=ρ×v,先求得冰的质量,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改变,再求得水的体积. 【解析】 根据m=ρ×v,求得冰的质量m=ρ×v=0.9×103kg/m3×80×10﹣6m3=7.2×10﹣2kg=72g 求得水的质量后,再根据v=m÷ρ得出水的体积.v=m÷ρ=72g÷1.0g/cm3=72cm3答:72,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 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 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 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 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D 【解析】A、音乐声影响了小明的生活,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焚烧垃圾与噪声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喇叭声会对周边的群众造成噪声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停止施工后,就可以有效的防治噪声,故D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父子二人在沙地上行走,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受力面积S父>S子)、深浅相同,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和压强相比( )

A. F父>F子,p父<p子 B. F父>F子,p父>p子

C. F父>F子,p父=p子 D. F父=F子,p父=p子

C 【解析】人在沙地上行走时,对沙地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对沙地压强的大小由脚印深浅决定。因二人脚印深浅相同,所以P父=P子;由于F=pS,受力面积S父>S子,所以F父>F子。 故C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