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0951  150959  150965  150969  150975  150977  150981  150987  150989  150995  151001  151005  151007  151011  151017  151019  151025  151029  151031  151035  151037  151041  151043  151045  151046  151047  151049  151050  151051  151053  151055  151059  151061  151065  151067  151071  151077  151079  151085  151089  151091  151095  151101  151107  151109  151115  151119  151121  151127  151131  151137  151145  235360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方便残疾人上下台阶,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专用通道(斜面)。沿通道上台阶和直接上台阶比较,沿通道上台阶可以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功”),若将重700N的小车沿8m长的斜面推上1.2m的平台,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150N,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如图所示的钢丝钳,其中A是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右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2)通过图示滑轮组向上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3)请在图中画出用此杠杆提升物体时的最小力的示意图(O为支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8分)在建筑工地上常看到这种起重机械,利用它吊起混凝土结构的吊板。现已知物重G=600N,拉力F=250N,求:

(1)重物升高0.5m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及机械效率为多大?

(2)若将重力为750N的重物提升到0.5m,拉力做的总功为多大?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不计绳重和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6分)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是最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可装50kg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40℃,则:[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

(1)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火炉燃烧焦炭放出的热量的20%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多少kg的焦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5分)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选择的理由是: 。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

③实验中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小球动能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④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4分)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乐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1.0

0.7

2

1.5

1.0

3

2.0

1.3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

较大,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B.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弹簧测力计还应沿________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0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 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

由: 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液体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东台苏东双语学校初三上期第一次检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量来制造热水的装置.

空气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其中,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构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该密闭系统内循环,如图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迅速汽化.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储水箱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与空气能热水器消耗的能量(W)的比值.

下表是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

消耗功率/w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能效比

840

20

54

3.4

(1)制冷剂在 中液化.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下列部件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是 .

A.毛细管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3)水箱中的水温升高,其内能 .

(4)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其内能的增加的方式是 .

A.只有做功

B.只有热传递

C.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D.既不是做功,又不是热传递

(5)该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1h可产生 kg的热水.

[C水=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扬州江都区仙城联合体初三10月联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是:

A.焦耳 B.牛顿 C.瓦特 D.帕斯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