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6918  156926  156932  156936  156942  156944  156948  156954  156956  156962  156968  156972  156974  156978  156984  156986  156992  156996  156998  157002  157004  157008  157010  157012  157013  157014  157016  157017  157018  157020  157022  157026  157028  157032  157034  157038  157044  157046  157052  157056  157058  157062  157068  157074  157076  157082  157086  157088  157094  157098  157104  157112  235360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如下: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7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① B.①④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 无法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3年12月4日上午,雾霾天气致江苏省会城市南京天空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太阳,前后持续了大约1分钟。两个太阳其实是被称为幻日或假日的现象,是大气中经常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产生原因是雾霾天,空气中漂浮物格外多,这些漂浮物沾上云层中的水汽,当太阳光射在这些漂浮物上后发生 形成的幻日现象。当天南京重度污染,其中首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合 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作图题

请按照要求画图:(共3题,每题2分,共计6分)

(1)在甲图中,做出入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2)在乙图中,画出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3)在丙图中, 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点是人的眼睛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请完成人眼在A处看到鱼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一所示,小明用光具座(0-100cm)、蜡烛、三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我们需要让烛焰、凸透镜甲、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此凸透镜甲的焦距是15cm,当烛焰在图一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要使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时,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将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小明查资料发现物体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时(大于10倍焦距),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他想用这种方法利用图一中的蜡烛和光具座来测量凸透镜乙的焦距(焦距大约为5cm左右)。他应该把蜡烛放在 cm处,光屏放在 cm处,然后调节 ,使光屏上的像最小最清晰。此时凸透镜和 的距离就是凸透镜乙的焦距.

④小明用凸透镜丙结合上述器材又做了一个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距u/cm

14

16

18

20

22

24

26

30

像距v/cm

35

26

22

20

18

17

16

15

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丙放在15 cm刻线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 )

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位置在44~46 cm刻线之间

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b位置在19~21 cm刻线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