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085  162093  162099  162103  162109  162111  162115  162121  162123  162129  162135  162139  162141  162145  162151  162153  162159  162163  162165  162169  162171  162175  162177  162179  162180  162181  162183  162184  162185  162187  162189  162193  162195  162199  162201  162205  162211  162213  162219  162223  162225  162229  162235  162241  162243  162249  162253  162255  162261  162265  162271  162279  235360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色光的热效应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人们把红、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用图甲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 ℃;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

(3)解决问题后将两个实验连续完成,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

(4)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除了图A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2)指出图A操作中的一个错误之处:

(3)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9
 

95
 

99
 

99
 


 

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

(4)图B中(甲)、(乙)是在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不同情况,图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图C是两名同学根据各自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他们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则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的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下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器材除B中有未剖开的胡萝卜,其余的均已剖开)

(1)这四次实验中,实验 可验证猜想①是正确的,D的验证猜想是____________.

(2)小军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使我们认识到,生活中要使蔬菜保鲜,正确的做法是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被冻伤,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穿上棉衣感到暖和,是利用棉衣有效地阻止了人体产生的热向外散发,棉衣自身并不发热,而法国准备生产的一种夹克,其衣料的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较低时倍感温暖,试说明这种夹克能调节温度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A. 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