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684  162692  162698  162702  162708  162710  162714  162720  162722  162728  162734  162738  162740  162744  162750  162752  162758  162762  162764  162768  162770  162774  162776  162778  162779  162780  162782  162783  162784  162786  162788  162792  162794  162798  162800  162804  162810  162812  162818  162822  162824  162828  162834  162840  162842  162848  162852  162854  162860  162864  162870  16287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阅读短文,完成相应问题.
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刚刚开始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对过山车来说,它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的能量.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这就是为什么在设计中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略矮一点的原因.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过山车中部的重心最高时,重力势能最大,而当尾部到达最高点时,重心位置已经不在最高位置,已经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了.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够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就会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飞出去.中前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过山车的重心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重心越过高点被重力推动.
(1)过山车上升阶段,其重力势能增加.(填“增加”、“减少”、“不变”)
(2)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同速度有关.
(3)在过山车运行起来以后,坐在过山车不同位置的乘客,通过某一竖直回环的最高点时,乘坐在车尾部(选填“车中部”、“车尾部”)通过时速度最大.
(4)设计师所设计的过山车轨道中,过山车依次通过的竖直回环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的原因是过山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试判断入射角等于60度;折射角等于25度,光是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其中入射光线是AO,反射光线是OB,折射光线是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果说理论是物理的国王,那实验就是物理的王后;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很多.例如①选用更精密的仪器;②采用更合理的办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试举一个使用该效应的电器电热水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甲乙丙(甲丁乙丙).
(2)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2013年6月15日,山东济南“瓜王争霸赛”在大明湖畔举行,如图所示,最大的“西瓜王”质量达50kg,为了让观众能看清“西瓜王”的真面貌,赛事组织者把“西瓜王”放在了特制的垫子上,经测量该瓜与垫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该瓜对特制的垫子的压强约为5×104Pa(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13年2月15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坠落的陨石与大气剧烈摩擦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图所示,则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  )
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增加D.重力势能不断减少,机械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研究运动的快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记录了不同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第一次实验运动最快,第二次和第三次运动快慢相同,第四次最慢.
 实验次数运动路程(米)所用时间(秒)
11010
21020
3510
4520
(1)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是用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2)实验次数1与3(或2与4)是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多少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为了比较实验次数2和3运动的快慢情况,可以采用比较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速度.
(3)一列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表列出这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对应的路程,请在图中画出此火车运动的s-t图象.
s/米t/秒
00
20010
40020
60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按物理研究的方法将以下四项归类:A、在研究单摆的运动时,提出了摆的等时性.B、在研究光的传播时,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C、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D、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匀速直线运动”.
其中,C属于“等效替代”法;B、D属于“建立模型”法.A属于“控制变量法”.(以上均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应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左盘中(选填“左”或“右”);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1所示,物体的质量为54克.
(2)在图2所示,这个仪器叫弹簧测力计(填仪器名称)所测物体的重力为2.2牛.
(3)如图3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的情景,图中器材B为玻璃板,(填名称)它的摆放位置不符合实验要求(选填“符合”或“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