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89689  189697  189703  189707  189713  189715  189719  189725  189727  189733  189739  189743  189745  189749  189755  189757  189763  189767  189769  189773  189775  189779  189781  189783  189784  189785  189787  189788  189789  189791  189793  189797  189799  189803  189805  189809  189815  189817  189823  189827  189829  189833  189839  189845  189847  189853  189857  189859  189865  189869  189875  189883  235360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要求同时满足电磁铁磁性有无可以控制;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电路接通后使小磁针静止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在虚线框将电路补充完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0.1m的正方体质量为3kg,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0N,现用力在20s内将物体匀速提高了5m(g=10N/kg).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物体放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不计摩擦和绳重,求该滑轮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有一只电热水壶,其铭牌上标有“220V 1210W”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水的比热容4.2×103J/(kg·℃),g取10N/kg.求:

(1)它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有多大.

(2)它正常工作时电阻丝的电阻有多大.

(3)当实际电压为200V时,该电热水壶的效率为8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壶内1kg的水由20℃加热至沸腾,需要加热多少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便于__________.某同学在做甲图实验中,蜡烛A和蜡烛B选取等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把蜡烛放在图乙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左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整后,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_____(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很远处移至距透镜5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cm.

(4)如果凸透镜前的蜡烛A未点燃,在实验中将无法在光屏上看清蜡烛的实像,原因是光线的强度不够,请你判断我们在帮某同学拍照片时,最好让该同学脸_____(迎/背)着太阳光的方向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找来了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为9Ω的灯L,接在电源电压恒为4.2V的电路中进行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开关闭合前滑片开始在A端______.

(2)若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很暗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AB/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明排除错误后,按图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从刚闭合开关,记录实验数据,为了使灯发光滑片P向______(A/B)端移动,测出灯L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①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

③小灯泡在断电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可能是________ (___)Ω/2Ω/8.9Ω)

(4)小明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有同学认为在研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也可以用此电路”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正确/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利用粗细均匀20cm长的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制作密度计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盛放液体的容器,现有200mL的量筒和200mL的烧杯供选择,则小明应选择________.

(2)将适量细铜丝从吸管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封起来,这是为使其能________在液体中.小明将制作好的密度计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8cm,则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水=________cm.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15cm,则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ρ水=1.0×103kg/m3) .

(3)如果在该密度计上刻刻度,在竖直方向越往下刻度值越________(大/小).

(4)小明同学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

A.换大的容器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兵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将R调为5Ω,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适当位置,记录两电表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它的示数为________V.

(2)将R调为20Ω,小兵在记录数据前,他应先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

(3)多次实验后,小兵得到电流和电阻R的倒数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此他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4)小兵身旁有一只仅能看清“0.25A”字样的小灯泡.为了知道其额定功率,他根据如图得到0.25A对应的电阻值为8Ω,从而算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0.5W.你认为小兵求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正确/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①木板的质量m1,②滑块的质量m2,③砝码的质量m3,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

(5)为了避免该实验的不足,小刚改为向左水平拉动木板,同时把砝码和托盘换为弹簧测力计(已在竖直方向调零)且固定(如图乙所示)与滑块相连的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上,此时,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6)小刚在改正了乙图装置的情况下,正确的测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值,并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与作用在木板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象如丙图所示;把木板换成铁板,再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了得到摩擦力f与作用在铁板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象如丁图所示.由图丙、丁可知:木板的粗糙程比铁板________(大/小/无法确定),当滑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存在磁偏角,最早发现磁偏角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