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205  192213  192219  192223  192229  192231  192235  192241  192243  192249  192255  192259  192261  192265  192271  192273  192279  192283  192285  192289  192291  192295  192297  192299  192300  192301  192303  192304  192305  192307  192309  192313  192315  192319  192321  192325  192331  192333  192339  192343  192345  192349  192355  192361  192363  192369  192373  192375  192381  192385  192391  192399  235360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

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解析】士兵利用了声音在可以固体传播得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诊病,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碗碟、清洗牙齿

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 声在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

查看答案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高 D. 频率太低

查看答案

如图1和如图2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如图1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如图2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

图1 图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用木棒敲击鼓面越重,鼓面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D. 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查看答案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B 【解析】A. 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B.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C.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 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诊病,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碗碟、清洗牙齿

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 声在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

查看答案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高 D. 频率太低

查看答案

如图1和如图2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如图1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如图2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

图1 图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用木棒敲击鼓面越重,鼓面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D. 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固体能传声 金属传声性能比棉线强 振动停止了,声音就不能传播了 不能 【解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原因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查看答案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诊病,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碗碟、清洗牙齿

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 声在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

查看答案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高 D. 频率太低

查看答案

如图1和如图2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如图1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如图2是__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

图1 图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由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

高 高 频率 大 大 振幅 【解析】(1)当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用力拨动锯条,使物体振动幅度变大。当振幅变大时,声音的响度变大。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查看答案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查看答案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诊病,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碗碟、清洗牙齿

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 声在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

查看答案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高 D. 频率太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_m。

(1)>20000Hz;(2)能量;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3)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传声;(4)3000. 【解析】试题分析:(1)频率为20000Hz以上的声波为超声波; (2)超声波具有能量,其应用有超声波清洗物件,超声波碎石等; (3)知道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4)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可计算海洋的深度,注意所用时间是一个来回的时间. 【解析】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由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查看答案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查看答案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声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诊病,其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身体各方面的信息的

B. 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碗碟、清洗牙齿

C.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回声起到了增强原声的作用

D. 声在生产、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没有危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 【解析】试题分析:A、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B、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_m。

查看答案

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由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查看答案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查看答案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琴弦H比琴弦L每秒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响度大 D. 响度小

A 【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的快慢用物理量频率表示,即频率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大声音的音调高,频率低声音的音调低,因琴弦H比琴弦L每秒振动次数多,故H比L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_m。

查看答案

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由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查看答案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教育科学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2017·宜昌)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

A.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上课时关闭门窗 D. 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A 【解析】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为减弱教室外部的噪声,应该在声源处禁鸣喇叭,在传播过程中植树,或关闭门窗,但无效的是戴一个防噪声耳罩,因为学生要听课。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琴弦H比琴弦L每秒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响度大 D. 响度小

查看答案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_m。

查看答案

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由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刚找2 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长安区第一中学初三人教版期末高频考点专训试卷 题型:实验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饭锅中的磁钢限温器

     电饭锅是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它利用磁钢限温器来控制煮饭过程中的最高温度,磁钢限温器结构如图甲所示,它由永久磁钢、感温磁钢和弹簧等组成,感温磁钢及其外套由弹簧支撑.永久磁钢的磁性不变,感温磁钢的磁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温度达到1 0 3℃时,感温磁钢失去磁性.

     煮饭时,按下电饭锅的按键,永久磁钢和感温磁钢吸合,同时带动连杆使加热开关闭合,电热盘通电,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感温磁钢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感温磁钢与永久磁钢分离,同时使加热开关断开,按键跳起,电热盘停止加热.

(1)电饭锅煮饭时,电能主要转化为  _________ 能.

(2)按键未按下时,弹簧处于   _________(压缩/原长/伸长)状态.

(3)磁钢限温器工作时,不同时刻的温度如下表:

在图乙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作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_____.

(4)在磁钢限温器工作过程中,感温磁钢没有磁性的是  _________

    A.按下按键时     B.加热升温过程中     C.按键跳开时     D.降温过程中

  (5)小明发现用该电饭锅烧开水,当水沸腾时电饭锅的按键没有跳起,原因是  _______  。

内 压缩 见解析 C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0C,达不到1030C,感温磁钢仍有磁性,按键不会跳起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是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能量转化和沸点。(1)电饭锅煮饭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2)弹簧的作用是使感温磁钢与永久磁钢分离,永久磁钢对感温磁钢有吸引力,在图甲状态下,弹簧在引力作用下被压缩;(3)如下图所示;(4)永久磁钢的磁性不变,感温磁钢的磁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温度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宜昌)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

A.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 上课时关闭门窗 D. 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查看答案

琴弦H比琴弦L每秒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响度大 D. 响度小

查看答案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查看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特定的,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举一个超声波的应用______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_m。

查看答案

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由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是锯条的振幅_________,其响度_________,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无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