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297  192305  192311  192315  192321  192323  192327  192333  192335  192341  192347  192351  192353  192357  192363  192365  192371  192375  192377  192381  192383  192387  192389  192391  192392  192393  192395  192396  192397  192399  192401  192405  192407  192411  192413  192417  192423  192425  192431  192435  192437  192441  192447  192453  192455  192461  192465  192467  192473  192477  192483  192491  235360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析】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画出透镜对光的折射光线

. 【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四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填“上”或“下”)调整.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_____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

(3)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4)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

下 相同高度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10 右 放大 【解析】(1)烛焰的位置偏高,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下调整。(2)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应调到相同高度。物体焦点上不成像,在焦点以内成虚像,故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3)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漏填的数据填是_____。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

(4)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____。

96℃ 98 小于 B 液化 【解析】(1) 由图可知漏填的数据填是96。(2)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98℃,并且在沸腾过程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因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沸点低于100℃,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时的大气压是低于标准大气压的。(3)A、图象温度一直升高,没有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特点,不符合水沸腾特点;B. 水吸收热量,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标尺的中央。

(2)接着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可以测出牛奶的体积为_____cm3。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 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g,则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g。

(4)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g/cm3,此方法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_____(填“大”或者“小”)。

右 30 63.6 30.6 1.02 小 【解析】(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右侧重,故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2)图乙中量筒内牛奶的体积为30mL=30cm3;(3)读图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0g10g3.6g=63.6g;量筒内牛奶的质量为63.6g?33g=30.6g,牛奶的密度ρ==1.02g/cm3.(4)在将牛奶倒入烧杯中时,量筒中的牛奶不能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人们常利用回声来探知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最常用的是用声纳探测海洋深度或鱼群所在.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米/秒,若在海面某处声纳传送的声音4秒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此处海洋深度为多少米?

3000m. 【解析】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该处海水的深度:h=vt=1500m/s2s=30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体育课所用的铅球,质量是5kg,体积为5×10﹣4m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ρ铅=11.3×103 kg/m3)

不是用纯铅做的. 【解析】已知m=5kg,V=510﹣4m3,那么铅球的密度是ρ=10103kg/m3,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因此铅球的平均密度小于铅的密度,所以这种铅球不是纯铅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较薄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前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析】(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3)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广东省肇庆四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的影响所致.

(2)他在镜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_____后形成的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蜡烛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上述现象中,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一例):_____.

声波 平面镜反射 虚像 不变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等 【解析】(1)因为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所以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波的影响;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由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与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 刻度尺 B. 托盘天平 C. 量筒 D. 秒表

D 【解析】A、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量筒是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停表可以较精确的测量时间,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