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305  192313  192319  192323  192329  192331  192335  192341  192343  192349  192355  192359  192361  192365  192371  192373  192379  192383  192385  192389  192391  192395  192397  192399  192400  192401  192403  192404  192405  192407  192409  192413  192415  192419  192421  192425  192431  192433  192439  192443  192445  192449  192455  192461  192463  192469  192473  192475  192481  192485  192491  192499  235360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家庭电路中有时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把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用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 )

A.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C.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

D.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B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故A错误;如果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故B正确;如果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故C错误;由于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家庭电路中,装有“220V,25W”的电灯24盏,要用额定电流为1安的熔丝替换线路上已熔断的熔丝,正确方法是 ( )

A. 把两段并联起来使用; B. 直接使用;

C. 把三段并联起来使用; D. 把三段串联起来使用。

C 【解析】电路中的总功率:P25W24600600W,电路中总电流:I2.73A,因为保险丝的选择是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稍大于或等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又因为手边只有1 A的保险丝,根据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和,所以应将三段额定电流为1 A的保险丝并联使用。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接线柱A、B间接入导线(其材料为普通铜丝),在接线柱C、D间接入熔丝.接通电源,灯泡正常发光,熔丝不熔断;断开电源,在B、D间连上一根导线,再次接通电源时,灯不亮,熔丝熔断.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导致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过大

B. 熔丝熔断时,熔丝中的电流大于AB间导线中的电流

C. 熔丝熔断,但灯泡依然完好

D. 用铜丝代替熔丝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B 【解析】试题分析:电路中熔丝的作用就是保护电路,将BD间连上导线时,灯泡被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导致熔丝熔断,故A的说法正确;由于熔丝与AB将导线是串联的,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知,熔丝中的电流等于AB间导线的电流,故B的说法错误;因导线把灯泡短路,故灯泡无电流通过,所以熔丝熔断,但灯泡依然完好,故答案C正确;由于铜丝的熔点高,故在短路时不能断开电路,所以用铜丝代替熔丝不符合安全用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中插座和电灯是串联的

B. 新建楼房中的供电线路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起保险作用的空气开关代替

C. 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就是短路造成的

D. 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氖管发光,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B 【解析】我国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和电灯是并联的,不是串联的,故A不正确;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空气开关来代替,这样更安全、更灵敏,故B正确;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还可能是电路短路,故C不正确;在正确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试电笔的氖管发光,电流需要经过人体形成回路,所以电流应该很小,因此电阻需要很大,故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故D不正确,故选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有关生活用电的描述,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1)将电冰箱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做可以让它的金属外壳与插座中的_______ (填“火”、“零”或“地”)线相连,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当家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电路的总电流就会过_______(填“大”或“小”),家庭电路中的_______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地 大 空气开关 【解析】(1)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应是与插座中的地线相连的;(2)总功率过大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会过大,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会自动切断,保护电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9章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同步练习题 题型:作图题

如图是家庭电路某一部分的示意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该电路连接完整,并且使之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其中开关只控制灯泡)

【解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 密度小 B. 体积小 C. 硬度小 D. 弹性小

A 【解析】“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由=可知,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 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 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C 【解析】试题分析:A.4℃时,液体的体积最小,在质量一定时,密度最大,A错误; B.温度升高,液体的体积增大,液体密度减小,B错误; C.从图像看出 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C正确;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减小了后增大,不是一直变大,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水在4 ℃时密度最大

B. 水的温度在0 ℃~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 水的温度在4 ℃~8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D 【解析】A.由图表可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故A正确。 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B正确。 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故C正确。 D.图表没有冰的密度,因此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解析】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石头裂开前后,其密度不会发生变化,故A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成冰后,根据公式=得V=,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所以体积变大,使石头裂开。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