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313  192321  192327  192331  192337  192339  192343  192349  192351  192357  192363  192367  192369  192373  192379  192381  192387  192391  192393  192397  192399  192403  192405  192407  192408  192409  192411  192412  192413  192415  192417  192421  192423  192427  192429  192433  192439  192441  192447  192451  192453  192457  192463  192469  192471  192477  192481  192483  192489  192493  192499  192507  235360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1)实验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最少个数为_____ 个,钩码上升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可以不测量,原因是_____,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_____。

(2)第二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_____。(g=10N/kg)

(3)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物体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总是有一定比例的 74% 增加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解析】(1)钩码升高的距离是0.1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0.3m,所以s=3h,所以动滑轮和钩码有三段绳子承担,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起。所以至少需要1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机械效率跟物体升高的距离无关,物体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总是有一定比例的,实验中可以不进行测量。因为,所以滑轮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1)实验通过比较升高相同的_____ 所需的加热_____,来确定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实验数据表明: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 液体升温更高。

(3)两种液体中,_____ 液体适合选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其比热容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

温度 时间长短 甲 乙 甲 较大 【解析】(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1种方法,实验通过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的加热加热时间长短,来确定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由实验数据知:升高相同温度时,甲加热的时间长,根据转换法,甲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据此可推理,吸收相同热量时,乙液体升温更高。 (3)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甲的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较大,根据,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用15N的水平力推着购物车,10s内沿水平地面前进 5m,购物车连同货物重200N.

(1)重力对购物车和货物所做的功是多少?

(2)推力所做的功及功率是多少?

(1)0;(2)75J, 7.5W. 【解析】(1)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 (2)已知水平拉力为15N,沿水平地面前进5m, ;功率; 答:(1)重力对购物车和货物所做的功是0; (2)推力所做的功为75J,功率是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测量一新型电子元件Z,通过的电流I跟两端所加电压U关系的电路,数据记录表中.

(1)在如图中画出电子元件Z的电流I跟电压U关系的图线_________.

(2)电源电压恒为5V时,接通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是多少_____?

(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由0.2A增大到0.6A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情况是_____.

15 由3V减小到1V 【解析】(1)用描点法作图. (2)由图象知,当电流为0.2A时,电子元件两端电压U1=2V,则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可得: ; (3)由图象知,当电流为0.2A时,电子元件两端电压U1=2V,则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当电流为0.6A时,电子元件两端电压U1′=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温控开关S可根据水温自动切换加热和保温状态,

R1、R2是发热电阻,表中数据为热水器的主要参数.(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1)发热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

(2)水箱中装满初温为25℃的水,加热升温至55℃时,水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1)36.3Ω;(2)3.78×106J. 【解析】(1)由电路图知道,当开关S跳至a触点位置时,是只有电阻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电阻较小,因为电源电压U一定,由P=U2/R知道,电功率较大,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由P=U2/R可得,R1 =U2/P加热=(220V)2/2000W=24.2Ω; 当开关S跳至b触点位置时,两电阻串联,电路电阻较大,电功率较小,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装置,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缺少的一根导线接好________。

(2)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特别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较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按操作步骤先后顺序填写字母代号)。

A.更换电池或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最大值位置 D.断开电路开关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 V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图乙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其值为_____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 W。

D C 2.5 0.3 0.75 【解析】(1)由图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如下所示: (2)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特别亮,说明电路电流较大,电压表示数较大,说明变阻器的电压较小,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断开电路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最大值位置,选DC;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 时,小灯泡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解析】试题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使用之前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上的刻线相垂直,液体体积以液面最凹处或者最凸处所对刻度为准. 【解析】 A、视线是俯视,所读数值会变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液面是凸形的,视线与凸形液面的顶部相平,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液面是凹形的,视线没有与凹形液面底部相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视线是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为了方便测出200g水的体积,下列量筒中比较适当的一只是( )

A. 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2ml B. 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10ml

C. 量程为300ml,分度值为3ml D. 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5ml

C 【解析】若测量200g水的体积,因水的密度为1g/cm3;可得200g水的体积是200ml,故量筒的量程要大于200ml,分度值越小越准确,故答案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被测液体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②要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的体积,必须使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 【解析】 石块形状不规则,不能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再计算体积,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大于5毫升 B. 小于5毫升 C. 等于5毫升 D. 无法确定范围

A 【解析】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5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5mL.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