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371  192379  192385  192389  192395  192397  192401  192407  192409  192415  192421  192425  192427  192431  192437  192439  192445  192449  192451  192455  192457  192461  192463  192465  192466  192467  192469  192470  192471  192473  192475  192479  192481  192485  192487  192491  192497  192499  192505  192509  192511  192515  192521  192527  192529  192535  192539  192541  192547  192551  192557  192565  235360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会看到瓶内出现“白气”,下面叙述合理的是( )

A. 打气时,瓶内空气内能减小

B. 打气时,瓶内空气温度降低

C. 瓶内的“白气”是水蒸气

D. 瓶塞跳起时,瓶塞机械能增大

D 【解析】解答: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体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减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气体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A. 打气时,瓶内空气变多,故其内能变大,故错误;B. 打气时,瓶内空气变多,压强变大,故温度升高,故错误;C. 瓶内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错误;D. 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0 ℃的冰也具有内能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C.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 【解析】 试题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晶体物质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正确;对外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小,故C正确;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温度高质量小的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大,故D错;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冰在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B. 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

C. 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

D. 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A 【解析】解答: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大气中的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能在大气中停留一段时间,下列关于该颗粒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分子

B. 它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

C. 它在做有规则运动

D. 它是一种物质

D 【解析】解答:颗粒物是一种物质,不是分子,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校园里花香四溢 B. 湖面上柳絮飘扬

C. 公路上大雾弥漫 D. 工地上尘土飞扬

A 【解析】试题分析:能闻到花香,是由于香味的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柳絮飘扬、大雾弥漫、尘土飞扬都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CD错;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 )

A. 气体分子间无斥力

B. 气体分子间只有引力

C. 气体分子间距离大,作用力较小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C 【解析】解答:由于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所以比较容易被压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D 【解析】试题分析: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解析】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扩散越快,故A叙述正确;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B叙述正确;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运动,故C叙述正确; D、在太空中,物质的分子仍然会运动,所以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经晾晒后会变干,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破碎的镜子靠在一起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A 【解析】A.湿衣服经晾晒后会变干,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水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湿衣服变干,故A正确。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 C.因为海绵内有空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破碎的镜子靠在一起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由于距离太远,几乎没有作用力,不能恢复原状,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 质量相同的水和冰,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较多

B.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C. 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均未沸腾),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铝块升高的温度一定较高

A 【解析】A.由表可知,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由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冰,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较多,故A正确。 B.由表可知,液体水银的比热容比固体铝或铜的比热容小,故B错误。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均未沸腾),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故C错误。 D.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铝块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若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B. 若甲、乙为同种液体,则乙液体的质量较大

C. 若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D. 若甲、乙为同种液体,则液体的温度变化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B 【解析】解答:A. 由公式Q吸=cm△t变形得:c=,由图象可知,质量和吸收的热量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甲液体升高的温度高,所以甲比乙液体的比热容小,故A错误; B. 由公式Q吸=cm△t变形得:m=,若甲、乙为同种液体,则甲、乙的比热容相同,由图象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时,甲液体升高的温高,所以甲比乙液体的质量小,故B正确; C. 由题意知,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