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537  192545  192551  192555  192561  192563  192567  192573  192575  192581  192587  192591  192593  192597  192603  192605  192611  192615  192617  192621  192623  192627  192629  192631  192632  192633  192635  192636  192637  192639  192641  192645  192647  192651  192653  192657  192663  192665  192671  192675  192677  192681  192687  192693  192695  192701  192705  192707  192713  192717  192723  192731  235360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 虚 小于1倍焦距 【解析】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说明是为了放大线路板,只有凸透镜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才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 凸 (2). 虚 (3). 小于1倍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围,能形成__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大于2倍焦距 倒立 【解析】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是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大于二倍焦距的范围内,能形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 (1). 大于2倍焦距 (2). 倒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地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___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___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

反 凸透 倒立、缩小的实 暗 【解析】人身上凹凸不平,摄影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漫反射.摄影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暗。 故答案为:(1). 反 (2). 凸透 (3). 倒立、缩小的实 (4). 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作图题

如图,一束光线AO沿垂直于水中的平面镜MN的方向由空气入射到水面上的O点。请画出光线AO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及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______。

【解析】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再过点O′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作图题

如图,请画出从光源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_______。

【解析】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②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在甲图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________。

(2)该同学发现物体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的像的高度(见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的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_____。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3.6

6.0

8.0

10.0

12.4

14.0

像的高度h/cm

1.0

1.8

3.0

4.0

5.0

6.2

7.0

(3)从图像中可看出h与s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与s成正比(或s=2h) 【解析】(1)如图: (2)如图: (3)从图象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即h与s成正比关系; 故答案是:(1). (2). (3). h与s成正比(或s=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实验(如图),要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__________调整。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小明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

实验

序号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实虚

大小

正倒

1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f<v<2f

2

f<u<2f

实像

放大

倒立

v>2f

3

u<f

虚像

放大

倒立

(4)小明又做了一次实验,首先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下 C 1、2 远离 【解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烛焰位置偏上,所以应将蜡烛向下调整;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烛焰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此时应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3)由表格中数据知,1、2两组成像的性质与物距、像距是对应的,而第3组,物距小于焦距时,应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不成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用焦距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逐渐向____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①______________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②____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③____.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____(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暗 上 倒立、缩小的实像 30 放大镜_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解析】(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 (2)由数据知,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实际应用是照相机;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八年级2017-2018学年物理沪科版上册 第4章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道“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像,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道“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_____?

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一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小华同学是把凸透镜B当作目镜的;而小明把凸透镜A当作目镜观察时,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是望远镜。 【解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小华同学是把凸透镜B当做目镜的;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计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手机的质量是1.5kg B. 人的密度约为1.0g/cm3

C. 学生书桌高约300mm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B 【解析】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部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1.0g/cm3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