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547  192555  192561  192565  192571  192573  192577  192583  192585  192591  192597  192601  192603  192607  192613  192615  192621  192625  192627  192631  192633  192637  192639  192641  192642  192643  192645  192646  192647  192649  192651  192655  192657  192661  192663  192667  192673  192675  192681  192685  192687  192691  192697  192703  192705  192711  192715  192717  192723  192727  192733  192741  235360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右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______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这是因为后一个物态变化中会_______热量.

升华 凝华 放出 【解析】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这是升华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这是凝华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说明水吸收热量,即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1年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罕见的旱灾.进入夏季以来,气温的升高加剧了旱情,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的蒸发.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选填“增加”或“减小”)水在地面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增加、减小 【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解析】 对于表面积、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一定的水,温度越高,水的蒸发越快,所以气温的升高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从而加剧旱情; 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减小水分的暴露表面积,使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节约用水. 故答案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应该用_____ 温度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酒精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北方寒冷的地区,液体有凝固的可能,如果温度计中的液体凝固了,当然温度计就无法使用了,甚至温度计可能因此损坏,所以测哈尔滨冬天的气温最低达-40℃左右,故应使用凝固点在-40℃以下的液体温度计,即酒精温度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加压下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________,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液化 汽化 吸收 减小 【解析】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液态的氯乙烷汽化吸收热量后,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大/小);空气中的声速约为_____m/s.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大 340 小于 小于 【解析】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声音;通常情况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 【解析】解答: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是凝华。冬季,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就需要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形成的。

熔化;汽化;水蒸气液化 【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物体吸热会熔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液化为小水珠. 火焰的温度很高,所以很多物体遇到高温的火焰会吸热而熔化.当火焰喷到水中时,水会吸热而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又会变为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水蒸气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这是因为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_热量.

试管壁有小水珠产生 水蒸气液化 升高 放出 【解析】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进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有冷水的容器B中,试管A的温度也比较低,通入试管A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 D F 控制变量法 【解析】(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故选G、H;则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1.02mm2.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_____.

机械闹钟 B 锡箔纸、衣服、泡沫塑料 【解析】解答:(1)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所以可以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2)在鞋盒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这样材料不同,但厚度相同,所以作用是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在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实验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