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587  192595  192601  192605  192611  192613  192617  192623  192625  192631  192637  192641  192643  192647  192653  192655  192661  192665  192667  192671  192673  192677  192679  192681  192682  192683  192685  192686  192687  192689  192691  192695  192697  192701  192703  192707  192713  192715  192721  192725  192727  192731  192737  192743  192745  192751  192755  192757  192763  192767  192773  192781  235360 

科目: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简答题

晾晒衣服时,为什么要把衣服撑开,放在阳光充足、通风好的地方_____?

.答:蒸发受到液体表面积、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影响,为了尽快把衣服晾干,撑起衣服增加了表面积,阳光充足温度高,通风好的地方空气流动快,这样,晾干衣服就快。 【解析】蒸发受到液体表面积、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影响,为了尽快把衣服晾干,撑起衣服增加了表面积,阳光充足温度高,通风好的地方空气流动快,这样,晾干衣服就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简答题

噪音是一种环境污染,在我们的生活中利用各种方式来控制噪音,从防止噪音产生、阻断噪音传播和防止噪音进入耳朵三个方面,请你至少举出一个例子。

见解析所示 【解析】防止噪音产生: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阻断噪音传播: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 防止噪音进入耳朵: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36km/h,达到后马上返回,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54km/h,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

43.2km/h 【解析】假设甲乙两地距离为S 从甲地开往乙地时间为: ;从乙地开往甲地的时间为: 往返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计算题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则该处海深是多少_____?

4500m 【解析】【解析】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6s=3s; 则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3s=4500m. 答: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45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简答题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先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请你写出具体实验步骤____。

见解析 【解析】(1)要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公式 计算平均速度; (2)根据图象读出AB、AC段的距离,用秒表测出小车到达B、C点的时间,运用公式求出AB、AC段的平均速度; (3)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6)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和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 热,但温度_______ 。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___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表面 内部 蒸发 吸 不变 7 5 99 b a 【解析】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是从第5min开始沸腾的,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但是第7min时的数据,与其他的数值不同,所以是错误的.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 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手就暖和了

B. 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 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

D. 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D 【解析】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这两者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是热传递。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

C. 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A 【解析】A.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B. 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正确;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快,正确;D.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D 【解析】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由于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 B. 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 锯木头锯子发烫 D. 压缩空气点火

B 【解析】A. 两手相互摩擦,手变热,使手的内能增加,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 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C. 锯木头锯子发烫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 压缩空气引火,是对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