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597  192605  192611  192615  192621  192623  192627  192633  192635  192641  192647  192651  192653  192657  192663  192665  192671  192675  192677  192681  192683  192687  192689  192691  192692  192693  192695  192696  192697  192699  192701  192705  192707  192711  192713  192717  192723  192725  192731  192735  192737  192741  192747  192753  192755  192761  192765  192767  192773  192777  192783  192791  235360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弹簧下悬挂50 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N。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线______。

(3)弹簧的伸长量为3.5 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N。

(4)由图线得出,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

0.5 1.75 正比 【解析】解答:(1)弹簧受到的拉力G=mg=0.05kg×10N/kg=0.5N. (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所以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1.75N; (4)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

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所示。实验记录如表。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______。

(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_______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法。

(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_____,其稳度越大。

(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小 物体的支持面 控制变量 低 下 【解析】解答:(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小。(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物体的支持面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心越低,其稳度越大。(4)重心越低,稳度越大,物体越稳度,因此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下层,增加车的稳度,可使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

(1)瓶内液体的质量;

(2)液体的密度。(g=10N/kg)

(1)400g;(2)0.8g/cm3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m=求出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 根据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已知:m瓶=300g,V=500cm3,G=7N, 求:m液,ρ 【解析】 (1)m总=, 瓶内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700g﹣300g=400g. (2)液体的密度. 答:瓶内液体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B 【解析】【解析】 A、灰尘四起是灰尘受力运动,并非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B、花香满园,是花中的芳香类物质扩散的结果,表明分子不停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雪花不是分子,雪花飘飘属于物质的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黄沙扑面是黄沙颗粒受力运动的情况,并非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 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D. 玻璃表面太光滑

C 【解析】试题分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这两个力要在分子间距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起作用,如果分子间距过大,这两个力都不起作用了,“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因为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果想用电流表测电铃工作时的电流,下面电路图设计正确的是(  )

A. B. C. D.

D 【解析】【解析】 A、C、因为电流表与电铃串联,但电流是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因此A、C选项错误;B、因为电流表与被测电铃并联,因此B选项错误; D、该电路符合电流表的正确用法,故D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A 【解析】【解析】 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即分子的动能变大,不物体内能一定增加,故A正确;B、物体吸收了热量,可能用来加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表现在物体的温度的升高;也可能用来改变物体的状态;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故B错误;C、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不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锯锯木头,木头和锯条都变热

B. 一根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热得烫手

C. 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D. 流星进入大气层由于摩擦而发光发热

C 【解析】【解析】 A、用锯锯木头,木头和锯条都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B、一根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热得烫手,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C、冬天用暖水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D、流星进入大气层由于摩擦而发光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瓶煤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煤油( )

A. 比热容和热值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C. 热值和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 【解析】【解析】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由此可知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由此可知同种物质比热容一定,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值,由此可知同种物质热值一定,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因此,一瓶煤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煤油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 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 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 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 【解析】 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 故选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