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611  192619  192625  192629  192635  192637  192641  192647  192649  192655  192661  192665  192667  192671  192677  192679  192685  192689  192691  192695  192697  192701  192703  192705  192706  192707  192709  192710  192711  192713  192715  192719  192721  192725  192727  192731  192737  192739  192745  192749  192751  192755  192761  192767  192769  192775  192779  192781  192787  192791  192797  192805  235360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明想测薄厚均匀的长方形铜片的厚度,他从物质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然后,他用天平测量铜片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铜片质量为____。之后,他又用刻度尺测出这片铜片的长和宽,分别是20cm、5cm。运用这些数据,可计算铜片厚度为____。

体积为1cm3的铜的质量为8.9g 53.4g 0.06cm 【解析】(1)根据密度的定义知: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就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所以铜的密度是8.9g/cm3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cm3 的铜,质量为8.9g; (2)根据题意,铜片得质量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表示的质量,根据图示,砝码质量为50g,游码质量每克分5小格,即每格0.2g,所以游码表示质量为3.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它是利用煤粉灰等工业废料通过特殊工艺生产的存在大量空隙的砌块。若用平均密度为0.6×103kg/m3的砌块,砌一面长5m,宽12cm,高2m的墙,该墙的总体积为___m3。忽略砌块间的缝隙,墙的质量为___kg。与普通砖比较(普通砖的密度为1.4×103~2.2×103kg/m3),请你写出一条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720 密度小(质量轻、隔热、保温、节省资源等)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该墙的总体积是:V= =5m×0.12m×2m=1.2m3 ;若忽略砌块间的缝隙,墙的质量是:m=ρV =0.6×103 kg/m3 ×1.2m3 =7.2×102 kg;新型墙体材料的平均密度为0.6×103 kg/m3 ,而普通砖的密度为1.4~2.2×103 kg/m3 ,所以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①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的密度为_____。

③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回忆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若对每种物质仅收集一组数据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或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7.9g/cm3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不可以 收集一组数据找不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1)由使用天平的方法知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强同学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他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在调节天平时,小强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端调。

(2)在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图下对应序号)____。

(3)由图中可知,橡皮泥质量m=____g,通过计算,橡皮泥的密度ρ=____kg/m3。

左 丙甲乙 13.4 1.34×103 【解析】(1)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 ,说明右侧偏重,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 ;(2)先称量干燥物体(橡皮泥)质量,记录量筒初始液体体积刻度,再将物块放入淹没,记录此时液面刻度,两者相差即为物块体积; (3)m="10g+3.4g=13.4g," v="30ml-20ml=1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敏用天平、小瓶子和足量的水测量酱油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A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指出图乙中存在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处即可);

(3)请帮助她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测出空瓶子的质量,记为m0;

b.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记为m1;

c.测出_____________,记为m2;

d.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______。

左 用手抓砝码(或物体放在右盘等) 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解析】(1)在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图甲),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为防止砝码被污损,必须用镊子取放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图中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也是错误的; (3)根据题意知道c步骤应是:测出小瓶装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1)1×10-4m3 (2)2.5×103kg/m3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0.2kg水的体积是:V水=m水/ρ水=0.2kg/1×103kg/m3=2×10-4 m3; 所以,石子总体积是:V石=V瓶-V水=3×10-4 m3 -2×10-4 m3 =1×10-4 m3; (2)石块密度是:ρ石=m石/V石=0.01kg×25/1×10?4m3=2.5×103 kg/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

B. 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60℃

C.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3m/s

D. 中学生跑完800米后立即测心跳,测的结果为30次/分钟

C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而.故A不符合实际; B、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体温才合理,在40℃左右,60℃有点高了.故B不符合实际; C、,符合中学生的步行速度,故C符合实际; D、正常状态下的心跳在75次/min左右,跑完800米后的心跳速度更快.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 调节吉他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弦发声的响度

C 【解析】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故响度不高,故A错误; B.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或吸收、反射,在人耳处减弱。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故C正确; D. 调节吉他的琴弦可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即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放大的字    B.小孔成像         C.手影         D.倒影

A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手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倒影是光的反射。放大镜是光的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 )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

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

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

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分析各选项. 【解析】 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是镜面反射; 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的光的反射.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