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651  192659  192665  192669  192675  192677  192681  192687  192689  192695  192701  192705  192707  192711  192717  192719  192725  192729  192731  192735  192737  192741  192743  192745  192746  192747  192749  192750  192751  192753  192755  192759  192761  192765  192767  192771  192777  192779  192785  192789  192791  192795  192801  192807  192809  192815  192819  192821  192827  192831  192837  192845  235360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杰同学用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他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了甲、乙两种电阻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分别如图18中图线a、b所示。

(1)由图线a可知甲电压增大时,电流随之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电流与电压的比值___________。

(2)比较a图线和b图线,可得出电阻R甲和电阻R乙相比较,R甲 ____R乙(填:“〉”、“〈”或“=”)

(3)如果将甲乙两个电阻并联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A。

增大 不变 < 0.6 【解析】(1)根据图像分析可知,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则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不变。 (2)如图电压为2V,通过R甲和电阻R乙的电流分别为0.4A和0.2A,根据可知电流大,电阻小,即。 (3)如图可知,将两个电阻并联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时,通过R甲和电阻R乙的电流分别为0.4A和0.2A,,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故答案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什么因素有关”时,利用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两根金属丝是_______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所以通过它们的_________是相等的。

(2)本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两金属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3)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法和转换法。

(4)根据本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________

串 电流 U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 控制变量 在电流和 【解析】(1)由图可知,两根金属丝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串联电路电流相等,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等的。 (2)本实验比较产生的热量多少,采用了转换法,即通过比较 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两金属丝产生的热量多少。 (3)本实验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采用的控制变量法,结果的比较采用了转换法。 (4)根据本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开关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为0.2安,

求:(1)通过R1的电流I1___;

(2)电路的总电阻R______.

0.3A 12欧 【解析】如图两电阻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根据得, 通过R1的电流为: ; (2)干路电流为: 两电阻的等效电阻为: 故答案为:(1). 0.3A (2). 1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一个标有“PZ220V 60W”的灯泡,(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1)求灯泡的额定电流___。

(2)求灯泡的电阻____。

(3)假如其在110V的电压下工作,求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

(4)求灯泡在110V的电压下工作2h所消耗的电能_____。

0.27A 806.7Ω 15W 1.08×105J 【解析】(1)根据,得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 (2)根据,得灯泡的电阻为: ; (3)根据,得在110V的电压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 ; (4)在110V的电压下工作2h所消耗的电能为: 。 故答案为: (1). 0.27A (2). 806.7Ω (3). 15W (4). 1.08×105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标有“6V 3W”的小灯泡L与额定功率为4W的电阻器R,按下图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时,灯L正常发光,且电流表示数为0.8A。求:

(1)电阻器R的阻值____;

(2)此时小灯泡和电阻器消耗的总功率____。

20欧 4.8W 【解析】如图,灯与电阻并联,闭合开关S时,灯L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为6V。 (1)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 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阻器R通过的电流为: , 电阻为: ; (2)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 消耗的总功率为: 。 故答案为:(1). 20Ω (2). 4.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练习1 题型:单选题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和磁.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奥斯特 C. 阿基米德 D. 瓦特

B 【解析】试题分析: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故A错误;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B正确;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故C错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故D错误;故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练习1 题型:单选题

关于电与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 电动机工作时,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发电机

D. 地磁场的北极就在地理北极附近

C 【解析】试题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A错误;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B错误;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D错误;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练习1 题型:单选题

【2017•重庆A卷】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动机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

B.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隐患

C. 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具有磁性

D.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 磁效应来工作的

C 【解析】试题分析:A. 电动机是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 B.良好的接地可以防止漏电事故发生,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会有安全隐患,故B正确。 C.梳头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梳子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D.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练习1 题型:单选题

下列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是

A. B. C. D.

B 【解析】试题分析: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存在磁场;B电动机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收到力的作用;C发电机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D是发电机的模型,利用电磁感应;故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练习1 题型:单选题

【2017•鄂州卷】如图是一种磁悬浮地球仪的示意图,底座里面有一个电磁铁,可使内部有磁体的地球仪悬浮在空中。下列有关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想取下地球仪,应先切断电源

B. 这种装置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C. 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然要悬浮在空中,地球仪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D. 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然要悬浮在空中,且距离不变,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可以了

B 【解析】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应先“拿开球体”再“切断电源”,防止地球仪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而摔坏,故A错误;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因为球体在空中静止,所以球体受力平衡,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然要悬浮在空中,地球仪受到的磁力变大,故C错误;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只会改变磁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