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669  192677  192683  192687  192693  192695  192699  192705  192707  192713  192719  192723  192725  192729  192735  192737  192743  192747  192749  192753  192755  192759  192761  192763  192764  192765  192767  192768  192769  192771  192773  192777  192779  192783  192785  192789  192795  192797  192803  192807  192809  192813  192819  192825  192827  192833  192837  192839  192845  192849  192855  192863  235360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音的是( C )

A.(1)(3)(4) B.(1)(2)(5)

C.(1)(4)(5) D.(1)(4)(5)(6)

C 【解析】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4)(5)婚庆时的爆竹声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都属于噪声,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A 【解析】A.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声音特色,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B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故C正确。 D.振动发声,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

A. 速度太快 B. 响度太小 C. 频率太高 D. 频率太低

C 【解析】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 【解析】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两次纸片振动的快慢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振动停止,发声停止,锣声就消失了; 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幅无关

D 【解析】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不故B符合题意;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不符合题意;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

C. 歌曲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D. 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

C 【解析】医生用“叩诊”的方法,是利用人体内脏所含有物质在变化时,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症的,故A说法正确;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振幅不同,发出声音不同之处是响度,故B说法正确;歌曲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只要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学习、休息,就是噪声,故C说法错误;超声波可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粉碎肾结石,探测潜艇和鱼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D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D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严禁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反射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A 【解析】当人站在天坛公园回音壁圆形围墙内靠近墙说话时,声音会经过多次反射,所以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这是利用了声音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 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 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

C. 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 D. 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

D 【解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符合题意的是D,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实验题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解析】(1)当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2)酒精棉燃烧时会消耗瓶中的氧气,当氧气减少时声音减小,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进行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当车轮速度不同时,纸条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