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92737  192745  192751  192755  192761  192763  192767  192773  192775  192781  192787  192791  192793  192797  192803  192805  192811  192815  192817  192821  192823  192827  192829  192831  192832  192833  192835  192836  192837  192839  192841  192845  192847  192851  192853  192857  192863  192865  192871  192875  192877  192881  192887  192893  192895  192901  192905  192907  192913  192917  192923  192931  235360 

科目: 来源:2017广西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使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C 【解析】对内燃机四个冲程中,吸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将燃气吸入气缸内,所以选项A不正确;对压缩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对燃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所以选项B不正确;对做功冲程是燃气燃烧膨胀做功,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汽车运动的机械能,所以选项C正确;对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将废气排出气缸,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A 【解析】试题分析:正常人的体温是37℃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40℃,所以A是正确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左右,所以B是错误的;饺子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约为100℃左右,所以C是错误的;加冰的橙汁饮料的温度应该在0℃或0℃以上,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

A. 在通风处晾衣服 B. 用电吹风吹干湿头发

C. 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上的积水 D. 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D 【解析】A、通风处晾衣服,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快,蒸发加快,不符合题意; B、风筒吹干湿头发,即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又使液体表面的温度升高,蒸发加快,不符合题意; C、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会使液体的表面积变大,蒸发加快,不符合题意; D、把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即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又降低了温度,所以会使蒸发减慢,利于保鲜,符合题意;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霜冻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

A. B. C. D.

C 【解析】小雪、霜冻、冰雹都是固态的,而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只有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A 【解析】常温下汽油极易汽化,在加油站周围的空气中充满了汽油蒸气,如果有明火,极易引起爆炸,故加油站有“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的标语.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 【解析】试题分析:要判断“雾”和“冰花”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要清楚“雾”和“冰花”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又是由哪种状态形成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们各自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要判断“雾”和“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就要根据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析】 A、“雾”是液态的小水滴,它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 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 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 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A 【解析】在冬天里,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在冬天会发生升华现象,A说法正确; 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B说法不正确;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C说法错误;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D说法错误;答案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

A. 水 B. 水银 C. 酒精 D. 乙醚

C 【解析】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低于水银的凝固点-39℃,故AB错误;有的地区气温超过40℃,故D错误.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 故选C. 【点进】本题考查了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的有关知识.液体温度计使用时必须保证里面的物质是液态,所以最低不低于它的凝固点,最高不高于它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A 【解析】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像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T随时间t的变化 ( )

A. B. C. D.

C 【解析】解答: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排除选项D;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排除选项B.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