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2464  222472  222478  222482  222488  222490  222494  222500  222502  222508  222514  222518  222520  222524  222530  222532  222538  222542  222544  222548  222550  222554  222556  222558  222559  222560  222562  222563  222564  222566  222568  222572  222574  222578  222580  222584  222590  222592  222598  222602  222604  222608  222614  222620  222622  222628  222632  222634  222640  222644  222650  222658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物体的内能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

B.物体有内能可能没有机械能

C.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的总和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浓雾滚滚B.夏天,荷香幽幽

C.秋天,落叶阵阵D.冬天,雪花飘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用导线将电源、变阻器及开关连接起来,导线端点P、Q间接一个螺线管,M处和A处各有一个小磁针.M磁针在螺线管内,A磁针处在管外,当开关闭合,M、A磁针静止时磁极指向如图.请在P、Q间画出满足条件的螺线管(M针周围的矩形框为供绕线的塑料圆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进行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能从多个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

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分别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如图甲所示,小明分析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改进方法:_____

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选填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选填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不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浏览“天香农场生态园”,在很远地方就能闻到牡丹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在岸上看到宫山嘴水库中嬉戏的鲤鱼其实是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鲤鱼的像,在很远的地方能分辨出花园中演奏胡芦丝和小提琴的声音,是由于二种乐器的__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学钓鱼的小儿为何要远远地摆手,不答应呢?请联系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填点燃不点燃)蜡烛。

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若想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选填)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甲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的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_____(选填近视远视)。

5)将蜡烛移动至45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_____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_____(填)像。

6)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京张高铁穿越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核心区域。为了避免爆破扰动周边文物,八达岭隧道在施工中采用了微损伤爆破技术,有效减小振动幅度,使爆破声的_____(填“响度”或“音调”)降到最低,这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会被溅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实验室动手测出了一个金属球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密度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填

2)由于金属球体积过大不能直接放进量筒中,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

B.将金属球用细线系好,把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收集从溢水杯流出的水,如图丙所示。

C.将小烧杯收集到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则金属球的体积为_____cm3

3)取出金属球,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戊所示,金属球的质量是_____g,由此可知,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g/cm3

4)请你评估:在本次实验中所侧得密度值与真实值比较会_____(填偏大偏小相等);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