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2478  222486  222492  222496  222502  222504  222508  222514  222516  222522  222528  222532  222534  222538  222544  222546  222552  222556  222558  222562  222564  222568  222570  222572  222573  222574  222576  222577  222578  222580  222582  222586  222588  222592  222594  222598  222604  222606  222612  222616  222618  222622  222628  222634  222636  222642  222646  222648  222654  222658  222664  222672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需取用1kg纯净水,除用天平称量外,还可以选用实验仪器,其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额定电压是6V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小冬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三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0.5A”和“1kΩ 0.1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12V).
(1)小冬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冬应选用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图(b)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根据图(1)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小冬正确选择了滑动变阻器,将图(2)的电路补充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且小于6V.具体原因是
(4)小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6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不改变上面连好的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浸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浮力可能小于重力

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将会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

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的图象.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面是关于我们所能看到的像的特点,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泥娃比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

B.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高的像

C.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

D.只要是人眼透过水杯看到的泥娃的像一定是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理由是:两球相等;得出的结论是: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4)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移动的距离长短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及相关数据如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物体A在图③中受浮力大小为N.
(2)对比实验图①、②、③可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有关.
(3)在图③中,若物体A完全浸没到盐水中后,继续向下移动(没触底),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 说明物体浸没后,受浮力大小与无关.烧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一定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在测食用油的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 ,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她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33.4g,图甲显示的是她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①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cm3 , 质量为kg.②食用油的密度为
(3)如果她按以下步骤来测食用油的密度: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总体积V;
④根据ρ=(m2﹣m1)/V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她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可能偏(填“大”或小”),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