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22499  222507  222513  222517  222523  222525  222529  222535  222537  222543  222549  222553  222555  222559  222565  222567  222573  222577  222579  222583  222585  222589  222591  222593  222594  222595  222597  222598  222599  222601  222603  222607  222609  222613  222615  222619  222625  222627  222633  222637  222639  222643  222649  222655  222657  222663  222667  222669  222675  222679  222685  222693  23536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高。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导体中的电流是0.5A,此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该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到6V,导体中的电流是A.如果导体两端电压降到0V,导体的电阻是Ω.(设导体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几种情形中,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

A. 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 从长江入海口驶向大海的轮船

C. 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 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人在阳光下的影子B.小孔成像

C.水中倒影D.光的色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不变,R1=R2=R3 . 某同学误将一电流表并联在R1两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1=Ω.发现错误后,该同学将图中电流表换成了电压表,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V,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 导线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选填)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 (选填)移动。

5)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_____(选填近视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

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

2)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kg/m3

3)指出往量简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确切含义:

__________

4)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 (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5)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_____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_____,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____ (选填相同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 (选填较亮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 (选填)越好,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_____的距离。

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选填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_____(选)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质量的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kg/m3;一瓶食用油密度为0.8×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1/3,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__kg/m3.有个体积为500cm3铁球,其质量为1500g,这个铁球是__的(选填“空心”或“实心”)(ρ铁=7.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

A. 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 晒小麦

C.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 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