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0985  70993  70999  71003  71009  71011  71015  71021  71023  71029  71035  71039  71041  71045  71051  71053  71059  71063  71065  71069  71071  71075  71077  71079  71080  71081  71083  71084  71085  71087  71089  71093  71095  71099  71101  71105  71111  71113  71119  71123  71125  71129  71135  71141  71143  71149  71153  71155  71161  71165  71171  71179  235360 

科目: 来源:2013届江苏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5分)计算:某同学家买了一台电热水器,下表是电热水器的一些技术参数。

型号
最大水量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FED-H50
50kg
220V
2000W
装满水通电后正常工作40min,水温从25℃上升到45℃。求:
(1)水吸收的热量。(c=4.2×103J/(kg·℃))
(2)热水器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0g。它的温度降低到100℃,要放出多少热量? [c=0.46×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北京市燕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质量为0.2kg的热水,温度从90℃降低到4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北京市延庆县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太阳能将2000 kg的水从15℃加热到50℃,共需要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年河南省陕县实验中学九年级毕业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大面积推广应用太阳能等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绿色环保技术,来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如图21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它的水箱容量为120L,热水器上的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40%,在与阳光垂直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得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P=1400W。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阳光照射5h,那么:

 (1)一箱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多大?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3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九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6分)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其铭牌如下:

容积(V)               200L
集热面积(S)           1.5m2
效率(η)                40﹪
使用年限(Y)           15年
查阅资料后,小明得知,黄石地区当太阳光照射地面时1m2地面上在1s内平均得到1.0×103J的太阳辐射能。
⑴若小明家每天要用200kg热水,用这个热水器把这些水从25℃加热到4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⑵在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提供这些热量,需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0年北京房山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45℃,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吸收了2.52×106J的热量后,这些水的温度能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c=4.2×103J/(k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用太阳能热水器将质量为50kg、初温为10℃的水加热到6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4.2×103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计算题

质量为0.5kg的水,温度从10℃升高到70℃。求:水吸收的热量。[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