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该材料完成4—8题。

4.“北大荒”是指(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5.“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6.“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7.“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为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

(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4)从材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荆州监利柘木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为核心的城市。(2分)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4分)
(3)从材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湘教版选修四高中地理1.3城市环境问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78"---2004年,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从1.9亿人增加到5.4亿人,城市化水平由1 7.9%上升到4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61%。读“中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起步早,发展慢,城市化水平高

B.起步早,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

C.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D.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徘徊时期,其主要原因是受(    )

A.自然条件制约                         B.国家政策制约

C.人口增长情况制约                      D.历史发展制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湖北荆州监利柘木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为核心的城市。(2分)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4分)

(3)从材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材料二: 墨累一达令河流域重要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

(1)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分析这样做对下游产生的不利影响。

(2)针对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何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为解决墨累一达令河流域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简析该流域以东地区水量丰富的原因。

(4)墨累一达令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此农业地域类型显著的优点主要有哪些?

(5)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