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其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A.3时 B.6时 C.9时 D.18时

2.北京时间12时整,长指针大致指向

A.P点 B.Q点 C.M点 D.N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

A.风能 B.核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2.目前,该清洁能源发电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发电量不稳定,有季节变化

B.能量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

C.资源蕴藏量小,难以大规模利用

D.分布位置较偏僻,离大城市较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宁波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1月上中旬宁波的累计降水量有200多毫米,是常年同期的四倍多。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升温——日本暖流影响增强

B.厄尔尼诺——南下的冷空气变弱

C.植被改善——蒸腾增强,湿度增加

D.五水共治——河湖增多,水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以往的印加学者认为,印加人是不喜欢低地潮湿气候的高原民族),该地区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下图为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1)比较a、b两水文站水文特征的差异。

(2)说明古印加文明发源于a河流域的原因。

(3)简要分析古印加人大量开垦梯田的原因。

(4)试推测该地区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应具有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下图为中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据此分析形成图中甲、乙两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省是能源生产大省,乙省是能源消费大省

B.甲省经济总量小,乙省经济总量大

C.甲省森林覆盖率低,乙省森林覆盖率高

D.甲省以重化工业为主,乙省产业结构轻型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光照强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右下图),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

B.曙暮光的持续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

C.通常,在天文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

D.若天气晴好,在日落之后,民用曙暮光、航海踞暮光、天文曙暮光会依次减弱

2.夏至日,在极区与北纬48°34 '之问,曙光与暮光相连,称为“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如上图)。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此时A点为12点

B.抚远暮光即将结束

C.阿勒泰地区将迎来曙光

D.漠河(53°N)一年中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约半个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成为中国民众的大众行为。在山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各地美食是游客的必需项目

材料一:下图为南岭地形图

材料二 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1)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2)若你赴南岭旅游,在品尝该地美味的同时需注意的行为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2011~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与2011年相比,2015年我国( )

A.第三产业产值增加

B.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三次产业结构优化

2. 2011~2015年我国( )

A.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网络系统日趋完善

C. 环境质量在日益改善

D.区域差异持续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1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意中国七大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 )

A.华北地区已有灾害损失最重 B.干旱已造成损失最大

C.华东地区沙尘暴影响会增加 D.寒潮的不确定性最大

2. 我国洪涝( )

A.均为暴雨洪涝 B.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C.影响将会减轻 D. 影响限于东部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