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____(选择填空)。
①青海湖②稻田③黄河④水库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____。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____的生态功能。

(1)C

(2)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3)D

(4)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5)消除污染净化水质


本题考查湿地保护。
(1)湿地包括除大洋中心以外的所有地表有水覆盖的区域。故⑤海洋不符合。
(2)长江中下游的湿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泥沙淤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
(3)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地,主要是为了保护湿地,充分发挥当地湿地的生态功能。
(4)西部地区由于位于内陆,降水少,故湿地少;
(5)材料反映湿地能吸附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题。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题型:043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大陆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大陆度”是表示大陆对各地气候形成影响程度的指数。其公式为:

D=
1.ΔT/sinΦ-20.4

(式中D为大陆度,ΔT为气温年较差,Φ为纬度)。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统计数据。

  材料三:cos59°=0.515

(1)若图中O点位于某大陆的中心,导致A、B、C三地大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若在南半球D地的大陆度比F地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圆心O点位于大洋中,则图中大陆度最大的点是________

(3)上海的大陆度约为________,北京、上海、兰州三地比较,大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四川盆地的大陆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

(4)简述我国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13年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题型:069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季风是指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现象。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冬季和夏季海陆的气温、气压的季节变化,并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季风活动范围很广,影响着地球上14的面积和12人口的生活生产。

说明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季风的形成过程,并概述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①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将是目前的两倍,除煤以外,绝大部分大宗矿产品均需国外资源补充。

②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应分析》,2010年,我国总用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 988亿立方米,供水量6 670亿立方米,缺318亿立方米。

③“过去11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25亿亩,因为分散在各地,又用了11年的过程,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首届“城乡土地论坛”上表示。

④在德国1996年通过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95%都得到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年有2 000万吨废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达75%,到2006年已达到85%。   

(1)资料①反映了我国哪种资源问题?

(2)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资料②反映出来的资源问题?(答4条即可)

(3)下列漫画描述的行为会导致资料③反映的资源问题的是(双选)(  )

(4)资料④中德国的做法是为应对哪种资源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加和人口平均寿命图。

材料二 美国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来源比例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特点。

(2)我国某社区居民,对美国复杂的人种来源很感兴趣,但又缺乏了解,请你完成下表,运用所学知识,向他们作出解释。

人种

时间

主要原因

黄种人

土著人

约1万年前

受自然食物吸引,踏着白令海峡冰桥到达美洲

华人

19世纪

白种人

欧洲人

15世纪

黑种人

非洲人

16世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