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
              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
              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年降水量≥10℃的积温分布图。
(1)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
         该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
(2)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资源都较丰富。请分析说明其丰富的原因:
         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热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该地气温高,雨量充沛
         B、该地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C、该地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该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4)下列叙述能反映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
         A、特有的文化风景是马头琴声和那达慕节庆
         B、传统民居为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
         C、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D、坎儿井、清真寺和节奏强烈的民族歌舞展现西域风情
(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既属于“三江并流”中的河流,又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
         流是_____________,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水能蕴藏量居全国之
         最,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处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GPS技术(或全球定位系统)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3)C
(4)B
(5)①②;③④;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
(6)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23798

11335

13094

12957

61184

(52.2%)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14.6:52.3:33.1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②                                          

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    )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CC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结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6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2分)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
(1分)
(3)据图,请分析本地区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的成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媚尼风景区”旅游。
材料二、“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________。(填代号)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时可能有的特点吗?
(4)C处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米以上。
(5)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坝高100米。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用斜线在图上画出被水淹没的最大范围。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 ________。(写出温差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扬州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上海世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图14为世博园规划示意图。

材料二: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对以城市为主题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同时正在经历巨大和史无前例的城市革命的国家举办,感到无比高兴。蓝峰指出,本次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选择,表明今后全球大部分人口将迁入城市。

材料三:上海世博会提出“低碳世博”的理念。伦敦零碳馆引入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二氧化碳排放的贝丁顿社区的先进科技,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生物能,并配备收集、储存、净化雨水系统和室内恒温设施,并大量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品进行室内装潢。

(1)黄浦江作为长江的支流,在上海世博园区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黄浦江提供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15中A、B是“上海市全年与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向玫瑰图”,其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世博会举办期间的风频分布,其主要风频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分)

(3)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上海市承办第41届世博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3分)

(4)“低碳世博”的理念主要针对全球性的______________问题而提出,伦敦零碳馆的展览倡导未来城市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比发达国家__________。在“全球大部分人口将迁入城市”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