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2任何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首都北京到广州,全程2294千米,最短用时约8小时,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图为“京广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影响京广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

C文化

D经济

2高铁沿线城市某些路段的两侧,常架起近两米高屏障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噪声污染

B保证行驶安全

C净化城市空气

D美化沿线环境

3京广高铁的运营

A加快了沿线城市间客运速率

B增加了沿线城市间货运总量

C促进了沿线资源跨区域调配

D实现了沿线地区间产业转移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条件,技术因素是保障,三种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故D选项正确。

小题2高铁沿线屏障能有效降低对附近居民的噪音影响,故A选项正确。

小题3京广高铁是客运专线,可以加快沿线城市间客运速率,故A选项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我国甲地区以盛产玉石、地毯、丝绸三宝闻名中外。其中,在该地以开采玉石最早,当时古人采玉的方法以河中 捞玉踏玉为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A. 昆仑山 B. 天山 C. 祁连山 D. 秦岭

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改善。下图为我国一带一路和经济走廊示意图。

1简述铁路运输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主要运输方式的原因。

2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交通运输成为重要制约因素,是分析其原因。

4两个经济走廊均有大河注入,简述两地河口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序相对应的是 (  )

A. 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 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 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 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2如果规划在D处修梯田,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所得梯田的面积小

B. 不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大,耕作难度大

C. 适宜修梯田,既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保持水土

D. 适宜修梯田,因为坡度较小,便于大型机械化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一月和七月气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 B C D

【2】造成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明显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

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

D. 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较长的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2】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3】某年的春季,该河流在乙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浮冰堵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4分)

(2)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3)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If Tom’s family ______ Mary, I am sure that they would like her.

A.meet B.met C.will meet D.have me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