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近几十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 非洲、北美洲 B. 亚洲、非洲

C. 欧洲、北美洲 D. 欧洲、南美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箭头表示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读图回答如果只考虑热力原因,图中各数码的近地面对应点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近地面对应点天气阴雨 B. ②近地面对应点气温较低

C. ③近地面对应点可能出现冷锋天气 D. ⑤近地面对应点吹偏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图“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和图“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__。

(2)上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__,上左图中哪个阶段可能会出现该问题__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____)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与人口容量正相关的因素是( )

A. 资源数量 B. 科技发展水平

C. 消费水平 D.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资源状况 B. 科技水平 C. 人口文化素质 D. 生活消费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①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

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

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  

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2.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    )

A. 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

B.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C. 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

D. 阴坡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

3.关于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主导自然条件是: (    )

A. 地形平坦开阔 B. 热量条件较好

C. 灌溉水源充足 D. 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一个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 地下水 B. 湖泊水 C. 大气降水 D. 冰川积雪融水

2.甲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乙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早于乙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 甲晚于乙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C. 甲早于乙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D. 甲晚于乙 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这些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B. “万物生长靠太阳” 说明太阳辐射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C.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唯一来源

D. 水能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1949~1998年中,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最显著的时段和原因是( )

A. 1949~1964 海浪堆积 B. 1964~1976 海浪堆积

C. 1976~1991 流水堆积 D. 1991~1998 流水堆积

2.根据多条大堤的变化,推测1964~1976年期间( )

A. 长江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B. 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C.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 长江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3.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没有再建新大堤的主要原因是( )

A. 长江的沉积作用减弱 B. 长江的沉积作用增强

C. 海水对崇明岛的侵蚀减弱 D. 海水对崇明岛的侵蚀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