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左图为中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中亚三国灌溉耕地面积及占耕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图。

材料二:甘草适宜生长在北纬4550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亚国家是野生甘草的盛产地,且当地人没有使用甘草的习惯。甘草在中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方面有较高使用价值。中国野生甘草资源的枯竭制约了加工产业发展。

1)简述左图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推测咸海盐度的变化,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

3)比较中亚三国灌溉面积比重的差异;简析灌溉农业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及环境的影响。(6分)

4)简析甘肃某药企到哈萨克斯坦投资加工甘草的有利条件。(10分)

 

【答案】

1)西部(平原地区)降水少(小于200mm),东部地区(山地)降水多(大于200mm)(2分);西部深居内陆,距海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2分);东部西风受山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2分);

2)盐度上升(2分)? 依据:灌溉面积大用水量多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补给减少)2分);湖岸线后退,水位下降(2分)

3)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耕地灌溉面积比重远大于哈萨克斯坦(2分)灌溉面积广,提高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收入(2分);同时带来土壤次生盐碱化、荒漠化等环境问题(2分)。

4)哈萨克斯坦干旱、半干旱气候有利甘草生长;当地人没有使用甘草的习惯,甘草资源丰富;甘草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哈萨克斯坦劳动力丰富廉价;甘草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甘肃与哈萨克斯坦间有便利的交通等。(每点2分,总分超过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变化特征即可总结出该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大于200mm),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小于200mm)。主要原因是:影响该地区的湿润空气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东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地势较高,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多地形雨,西部多为平原,缺少地形雨。

2)内陆湖泊湖水减少,往往意味着湖水盐度的上升。题图信息显示:与历史湖岸线相比,目前咸海的湖岸线已经大大后退了,水位下降;另外,该区域的国家灌溉面积大,用水量多,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所以,咸海的湖水减少,其盐度上升。

3)右图三国的灌溉面积比重:乌兹别克斯坦的比重接近100%,吉尔吉斯斯坦达到80%,哈萨克斯坦约20%,乌国和吉国灌溉面积比重远高于哈国。乌兹别克斯坦几乎所有的耕地都需要灌溉,灌溉面积广,有利于该国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农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干旱气候条件下过度的灌溉,会带来土壤次生盐碱化、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4)材料二中已经明确说明了哈萨克斯坦有生长野生甘草的优势自然条件,其甘草资源丰富:干旱、半干旱气候有利甘草生长当地人没有使用甘草的习惯,甘草资源丰富甘肃某药企到哈萨克斯坦投资加工甘草,是甘草的使用价值高,市场广阔,而我国野生甘草资源枯竭,已经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建厂于哈萨克斯坦,除了资源丰富外,该国劳动力丰富廉价,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甘肃与哈萨克斯坦间有便利的交通和两国友好的国际关系等,使得建厂成为可能。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灌溉农业;工业区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2001年8月的一天。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地区8小时降水71毫米,导致下马塘施家村5组发生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施家村20户人家的60间房屋被冲毁,19人失踪。在随后的抢救过程中,在下游河段连续发现了8具尸体。

材料二 2001年7月的一天,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普降大雨和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并引发泥石流。造成5个乡的交通、电信和电力中断;死亡15人,失踪10人,受伤7人。

(1)离下马塘地区最近的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是

[  ]

A.天津
B.沈阳
C.哈尔滨
D.郑州

(2)关于滑坡、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②多发生在山区、半山区 ③多是由于岩体破碎所致 ④滑坡和泥石流均是外力作用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川、滇、黔接壤地带,表现不明显的地质灾害是

[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左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右图为大庆市2009年及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图。

材料二:世界有三大黑土分布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1)简述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6分)

2)归纳世界黑土区的共同分布特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14分)

3)简述大庆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就图中反映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宁夏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简图(图1),图1为图2中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

材料二:蒙古包是蒙古等马背上的民族传统的住房。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材料三:图1中的丙地区有一古城市遗迹,关于此城,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出塞曲》中有如下描述: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1)据材料一可知:甲山脉北侧城市数量较多,而南侧城市数量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予以合理解释。(8分)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10分)

3)说出材料三中诗人王之涣《出塞曲》中描述的现象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