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城市发展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B处由于距离火车站比较远,不具有发展成中心商务区的优势

B. 该城主体没有向河西方向发展,是由于桥梁建设的投资太大.

C. 按中心地理论说法,A处靠近铁路,服务范围比C、D处大,等级高

D. 火车线路的改变是为了不妨碍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发展

2.服装厂搬迁主要是由于

A. 火车站搬迁造成交通不便,原材料运输成本过高

B. 由于服装厂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影响城市风貌

C.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价偏高是其主要原因

D. 政府出于环境保护压力,外迁了所有工业企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 ①为山脊 B. ②为盆地 C. ③为陡崖 D. ④为山谷

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40m B. 45m C. 55m D. 65m

3.P、Q两地的相对高度( )

A. 不少于10m B. 不超过10m C. 可能为5m D. 不可能为15m

4.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的长度是( )

A. 1250 B. 1250千米 C. 250千米 D. 75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天津市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西藏各地市人口及主要城镇分布图(图中数值为各地市占全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小和最大的分别是

A. 林芝市 日喀则市 B. 阿里地区 拉萨市

C. 那曲地区 拉萨市 D. 阿里地区 日喀则市

2.西藏市和城镇主要分布在

A. 雅鲁藏布江谷地 B. 喜马拉雅山区 C. 横断山区 D. 藏北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地理试卷(七)(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流所在地的两岸山地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向西南流经美国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 年胡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科罗拉多河支撑了美国西部尤其是下游全年少雨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______。

(2)简述科罗拉多河的水文特征_______。

(3)河流大规模开发后,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文科综合模拟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西三角经济圈是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

(1)西三角经济圈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阶梯。

(2)结合材料,西三角经济圈相对长三角经济圈,其突出的优势是_______和_______资源丰富。

(3)西安和成都、重庆之间有我国南北重要分界线_______山脉,我国______月℃等温线经过该山脉。

(4)西三角经济圈所在区域包括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结合材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加强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⑴⑵小题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都城,城区北临燕山,西临是西山,东南是华北平原,向太平洋敞开。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华北平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区,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北京带来了巨大压力。

根据材料,分析北京形成城市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⑵、北京城市过快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对自然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重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下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下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③ D. 丁——④

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2017届高三第六次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没有

A. 大风扬沙 B. 交通工具 C. 工业生产 D. 家庭炉灶

2.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

A. 0时 B. 6时 C. 16时 D. 20时

3.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 冷锋 B. 暖锋 C. 低气压 D. 高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曲线由①→⑤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 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 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C. 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 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2.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B.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C. 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增长 D. 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缩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