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中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b示意图a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

B. 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C.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D. 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地风向为东南风 B. c地风向为西南风

C. b为晴朗天气 D. d为下沉气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A. 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

B. 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首位

C. 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

D.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作物一年一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农业生产主要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 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 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2.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B.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 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D.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3.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B. 地区开放程度

C. 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D. 科学技术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乙图所示的甲图中A、B、C、D的位置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甲图中A位置是一年中的 (节气),乙图中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3)乙图中AC两点共同分现象是 。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4)乙图中C点的地方时是 ,A点的昼长为

(5)乙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依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集热板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2.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小 B. 江苏日出方位不变

C. 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 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四名游客夜登北京市房山区陡峭的将军坨山,结果因天黑路陡难以下山,一名游客还险些落下山崖,在妙峰山镇的民警和村民的帮助下,他们才得以安全下山。

这四各游客的旅游方式是(  )

A. 结伴出游,甘苦与共,互谅互助 B. 应充分把握景区地形、环境、生态等基本情况

C. 要考虑和选择合理的旅游方案 D. 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

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 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 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 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③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