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推断2017 年立秋的日期约为( )

A.8月7日B.8月22日C.9月8日D.9月23日

2万州的昼长在两个节气里最接近的是哪一组?( )

A.清明-小满B.大暑-处暑C.寒露-白露D.小寒-大雪

【答案】

1A

2D

【解析】

1全年划分为24个节气,连续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5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至日的日期约为622日前后,秋分日的日期约923日前后,图中显示,立秋是夏至日后第三个节气,相隔约45天,立秋是秋分日之前第三个节气,相隔约45天,由此推算,2017 年立秋的日期约为87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如果两个日期的直射点位置相似,则同一地点的白昼时间相似。图中显示,清明位于春分日后第一个节气,小满位于春分日后第四个节气,期间直射点向北移动,两节气直射点位置明显不同,万州的昼长相差较大,排除A。大暑是夏至后第二个节气、处暑是夏至日第四个节气,期间直射点向南移动,两节气直射点位置明显不同,万州的昼长相差较大,排除B。白露位于秋分日之前第一个节气,寒露位于秋分之后第一个节气,期间直射点向南移动,两节气直射点位置明显不同,万州的昼长相差较大,排除C。大雪是冬至日之前第一个节气,小寒是冬至日后第一个节气,直射点选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移动距离相同,因此两节气直射点位置相同,万州的昼长基本相等,相差最小,D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相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区域较乙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

B.乙区域较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

C.甲区域较乙区域科技先进,现代制造业发达

D.乙区域较甲区域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工业区位因素中,在上图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的是

A.动力因素B.交通因素C.市场因素D.技术因素

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B.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工人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减轻运输的压力,节约运输费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服务外包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团队来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的一种管理模式。下表是三个国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潜力对比表(数字越大,潜力越大)。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1关于甲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 城市化水平高

C. 服务业比重比加拿大高 D. 基础设施完善

2】【2甲国吸引服务外包产业迁入的最大优势是

A. 消费市场广阔 B. 自然资源丰富 C. 交通便利 D. 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地处额尔齐斯河南部,属于内流湖,湖水主要依赖乌伦古河补给。约一万年前,吉力湖与乌伦古湖属同一湖泊。之后,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分离成两个湖泊,其间有12千米长的河流沟通。乌伦古河汛期较旱,5月下旬~6月中旬的水量占年水量的60%左右。下图为乌伦古湖周边示意图。

(1)据图文资料描述“一湖变两湖”的大体演变过程。

(2)说出乌伦古河水量的年内变化特点及其汛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3)乌伦古湖近年来湖面萎缩现象较明显,请根据材料从开源“的角度提出一种改善乌伦古湖萎缩局面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早期会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家庭户数增加,进而对社会住房需求产生影响,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家庭户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说明

A.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快于家庭户数增长速度

B.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快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增长速度

C.人口总数与家庭户数负相关明显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与家庭户数正相关明显

2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住房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城市化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湖北省省会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之一。下图示意近四年来湖北和武汉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代表湖北常住人口和武汉常住人口的分别为:

A.a bB.c dC.a dD.c b

2造成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异的原因是:

A.人口流动B.人口老龄化C.国家政策D.人口自然增长

3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异:

A.加剧武汉市人口老龄化B.促进地区间人员交流

C.削弱湖北经济发展实力D.延缓武汉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布拉多半岛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是北美洲最大半岛。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半岛上冰川广布。半岛地表起伏不大,海拔不高,为300米~900米的低高原,海岸线曲折交错,多峡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拉布拉多半岛河流、湖泊众多,沼泽地广布,河流多源出中部,常与湖泊、瀑布串连,并各自入海。半岛沿岸航线繁忙,是北美大陆东岸重要的航线要道。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半岛各个产业发展也深受影响。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的主要原因。

(2)分析拉布拉多半岛上沼泽地广布的主要成因。

(3)说明甲海域海上航行船只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拉布拉多半岛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某城市规划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例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甲——住宅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商业区

B. 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文教区 丁——商业区

C. 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丁——文教区

D. 甲——商业区 乙——文教区 丙——工业区 丁——住宅区

2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

A. 西北风B. 东北风

C. 东南风D. 西南风

3北京市二环路呈“凸”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B. 地价

C. 气候D. 历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