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在包括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1. A.
    银河系
  2. B.
    河外星系
  3. C.
    地月系
  4. D.
    太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中学教材标准学案高一  地理(上册) 题型:022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新华网南京2003年11月1日电(记者:蔡玉高、王骏勇)

从18日开始,太阳表面陆续出现3大黑子群,而且有一黑子群的面积还在不断增大,这给天文爱好者们观测黑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选择适当的时间,辅以恰当的工具,观测者们一定可以一饱眼福。这次太阳黑子的频繁运动从18日开始,到目前为止,太阳的表面已经出现了3大黑子群,编号分别为0484、0486、0488。其中,0484黑子群出现最早,已经于30日转出太阳正面,面向地球;0486黑子群面积最大,最大时达到2610个单位,一个单位为太阳半球面积的百万分之一;0488黑子群面积目前扩大的趋势非常明显。在未来的5、6天内,人们能够看到0486和0488这两个黑子群。而11月13日以后,随着0484黑子群转回太阳正面,天文爱好者们又可以进入下一观测太阳黑子的周期。值得注意的是,观测一定要选在早晨或者傍晚,太阳光比较弱的时候进行。据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天体物理部副研究员吴琴娣介绍,此次太阳黑子群的发生呈现出面积大、数量集中的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并不是太阳黑子活动峰年。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则提醒观测者,千万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太阳,尤其不能通过普通望远镜观测,否则,眼睛会被烧伤。为避免被太阳光烧伤眼睛,观测者可以用曝了光的胶卷或者是染了墨色的玻璃片做辅助工具;也可以在打满水的脸盆中倒上墨汁,搅匀之后,看太阳黑子在盆中的倒影。未成年人一定要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下进行观测。

  中新网2003年11月3日电 来自中国无线电研究所的消息,持续60个小时的强烈地磁暴已于昨天凌晨2点结束。我国北方短波通讯已经全面恢复正常。这次地磁暴是10月29日下午2点开始的,由于30日凌晨再次发生太阳耀斑爆发,地磁暴持续时间达到60个小时以上,比较罕见。我国北方短波通讯受到严重干扰,满洲里电波观测点短波信号一度中断。专家说,到目前为止,包括满洲里观测点在内的各观测点短波信号都已恢复正常。专家估计,未来两到三天内,引发这次地磁暴的太阳活动区随着太阳自转将移出太阳表面。但在这两三天里,仍有爆发的可能,有关方面正在继续严密监测。

(1)太阳黑子是太阳大气________层出现的一些暗黑的斑点,黑子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________。耀斑是太阳大气层________层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黑子和耀斑的关系是________,两者的活动周期都为________年。

(3)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________层的扰动,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________。

(4)“磁暴”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________,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5)太阳特大耀斑对人类健康影响不大,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69

模拟地理环境环球考察

  祝贺你和你的同学已被选为环球考察队成员。你们的任务是研究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你要收集这些地区的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要素的资料与数据。你们这次考察的成果将被用作创建一个地理环境的信息数据库。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已经着重选择了六个地区。你的行程将从寒风凛冽的北极苔原到水气蒙蒙的热带雨林。出发前务必整理好你的行装。

  环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但炎热且潮湿,时常出现倾盆大雨,一阵阵雨过后,太阳又出来了。尽管阳光灿烂,但浓密的植被层的阳光还是很少的。

(1)从考察中你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请你把对这里河流的考察报告写出来,并分析形成本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考察的第二站是50°~70°N附近的亚寒带针叶林。这里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10℃,生长着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针叶树种,是森林资源宝库。

  当到达考察的第三站时,这里的季节正是秋天,刀割一般的冷风使你们直接感受到苔原的气候特点。自然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所以称为寒带苔原带。苔原地带的许多土地都是终年冰冻着。夏季每天光照时间是最长的,仲夏的太阳是不落的。这里的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

  考察的第四站是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天的温差通常很大。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适应缺水状况,又要适应温差大的恶劣条件,许多动物都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

考察的第五站是草原,这里的气温要比在沙漠里舒服许多,年降水量在250~270毫米之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长满了牧草。

  考察的第六站将带你到另一片森林——落叶阔叶林,这里冬天的气温在0℃以下,夏季早晨凉爽,白天仍很炎热,这里的树木每年树叶都会掉落。

(2)请你比较分析一下第六站处的森林与前面考察的热带雨林有何不同?并分析形成森林到沙漠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要求你们写一篇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产生;以上考察的这些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可循。

(4)根据你们考察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5)根据你们收集的气候、植被、河流等资料和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假若地球是平坦的,海岸线是直的,请你简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新教材新学案 地理1必修(人教版) 题型:043

模拟地理环境环球考察

  祝贺你和你的同学已被选为环球考察队成员。你们的任务是研究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你要收集这些地区的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要素的资料与数据。你们这次考察的成果将被用作创建一个地理环境的信息数据库。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已经着重选择了六个地区。你的行程将从寒风凛冽的北极苔原到水气蒙蒙的热带雨林。出发前务必整理好你的行装。

  环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但炎热且潮湿,时常出现倾盆大雨,一阵阵雨过后,太阳又出来了。尽管阳光灿烂,但浓密的植被层的阳光还是很少的。

(1)从考察中你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请你把对这里河流的考察报告写出来,并分析形成本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考察的第二站是50°~70°N附近的亚寒带针叶林。这里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10℃,生长着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针叶树种,是森林资源宝库。

  当到达考察的第三站时,这里的季节正是秋天,刀割一般的冷风使你们直接感受到苔原的气候特点。自然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所以称为寒带苔原带。苔原地带的许多土地都是终年冰冻着。夏季每天光照时间是最长的,仲夏的太阳是不落的。这里的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

  考察的第四站是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天的温差通常很大。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适应缺水状况,又要适应温差大的恶劣条件,许多动物都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

  考察的第五站是草原,这里的气温要比在沙漠里舒服许多,年降水量在250~270毫米之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长满了牧草。

  考察的第六站将带你到另一片森林——落叶阔叶林,这里冬天的气温在0℃以下,夏季早晨凉爽,白天仍很炎热,这里的树木每年树叶都会掉落。

(2)请你比较分析一下第六站处的森林与前面考察的热带雨林有何不同,并分析形成森林到沙漠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要求你们写一篇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产生;以上考察的这些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可循。

(4)根据你们考察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5)根据你们收集的气候、植被、河流等资料和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假若地球是平坦的,海岸线是直的,请你简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模拟地理环境环球考察

  祝贺你和你的同学已被选为环球考察队成员。你们的任务是研究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你要收集这些地区的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要素的资料与数据。你们这次考察的成果将被用作创建一个地理环境的信息数据库。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已经着重选择了六个地区。你的行程将从寒风凛冽的北极苔原到水气蒙蒙的热带雨林。出发前务必整理好你的行装。

  环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但炎热且潮湿,时常出现倾盆大雨,一阵阵雨过后,太阳又出来了。尽管阳光灿烂,但浓密的植被层的阳光还是很少的。

(1)从考察中你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请你把对这里河流的考察报告写出来,并分析形成本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考察的第二站是50°~70°N附近的亚寒带针叶林。这里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10℃,生长着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针叶树种,是森林资源宝库。

  当到达考察的第三站时,这里的季节正是秋天,刀割一般的冷风使你们直接感受到苔原的气候特点。自然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所以称为寒带苔原带。苔原地带的许多土地都是终年冰冻着。夏季每天光照时间是最长的,仲夏的太阳是不落的。这里的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

  考察的第四站是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天的温差通常很大。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适应缺水状况,又要适应温差大的恶劣条件,许多动物都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

考察的第五站是草原,这里的气温要比在沙漠里舒服许多,年降水量在250~270毫米之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长满了牧草。

  考察的第六站将带你到另一片森林——落叶阔叶林,这里冬天的气温在0℃以下,夏季早晨凉爽,白天仍很炎热,这里的树木每年树叶都会掉落。

(2)请你比较分析一下第六站处的森林与前面考察的热带雨林有何不同?并分析形成森林到沙漠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要求你们写一篇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产生;以上考察的这些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可循。

(4)根据你们考察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5)根据你们收集的气候、植被、河流等资料和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假若地球是平坦的,海岸线是直的,请你简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番禺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人民网科技北京2008年3月1日电:今天下午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预期目标,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该中心的严密监视和精密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安然度过了2008年2月21日、8月17日以及2009年2月9日3次月食考验。据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小题1】“嫦娥”一号可能探测到的月球环境特征是
A.昼夜温差大    B.宇宙射线弱      
盐沼分布广    D.土壤肥力强
【小题2】图1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A.三, 银河系B.两, 地月系
C.两, 太阳系D.三, 太阳系
【小题3】嫦娥一号卫星安然度过三次月食考验,出现月食时,月球的位置在:
A.A处B.B 处C.C处D.D处
【小题4】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这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赤道上昼夜平分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D.20天后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迎来一年中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