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8分)马尔代夫是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1.2米,陆地面积298km2,大部分岛屿为中央下沉,成环状珊瑚礁圈形状。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马尔代夫位置图

材料二 马尔代夫的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始终推行“四个一”模式,即: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设施。

(1)2014年6月23日22时(北京时间)CCTV-9开播纪录片《魅力马尔代夫》,此时马累当地时间是___日_____时。该日,马尔代夫各地正午日影朝____ 。(4分)

(2)马尔代夫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应对此环境问题,全球需采取哪些措施?(8分)

(3)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紧缺,试分析其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8分)

(4)说出马尔代夫开发旅游业举措给我们的启示。(8分)

(1)23 19 南

(2)全球变暖 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营造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3)原因:岛屿面积小,难以发育河流;岛屿小及地势低,海水易入侵,地下淡水缺乏。途径:收集雨水;海水淡化;进口淡水;节约用水。

(4)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重视环境保护;整体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完善服务设施;政策支持。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马尔代夫位于75°E经线附近,故当地采用东五区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晚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6月23日22时时,当地时间为6月23日19时。纪录片开播时间为6月23日,太阳直射点大体在北回归线附近。因马尔代夫纬度位置低,在赤道到北纬10度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马尔代夫以北,因此,马尔代夫各地正午日影朝南。

(2)马尔代夫是珊瑚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1.2米,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产生的影响,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解决全球变暖需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和营造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3)作为由珊瑚礁组成的岛国,岛屿面积小,难以发育河流,地表水资源缺乏;岛屿小及地势低,海水易入侵,地下淡水缺乏。解决措施有收集雨水;海水淡化;进口淡水;节约用水。

(4)马尔代夫在岛屿开发上采用“三高一低”原则,推行“四个一”模式。体现了当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始终保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整体规划合理,重视环境保护,同时突出特色,完善服务设施。因此给我们的启示包括: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重视环境保护;整体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完善服务设施;政策支持等。

考点: 区时计算、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旅游开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质构造图,完成问题。

1.庐山属于图中甲、乙、丙、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中甲、乙、丙、丁四种地质构造中,为良好储油、储气构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10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2分)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2分)

(3)根据下图描述2010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京时间20:30,一位在纽约(40°N,74°W)旅行的游客正好拍摄到日出的景观,此时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1月1日 B.4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部分年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情况,表中反映( )

年份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27.12

41.34

31.54

60.10

21.40

18.50

2000

15.06

45.92

39.02

50.00

22.50

27.50

2010

10.10

46.67

43.23

36.70

28.70

34.60

A.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不一致 B. 就业结构由现代型向传统农业型转变

C.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加最多 D. 第一产业总产值下降近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1)说明祁连山北麓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3分)

(2)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4分)

(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小丽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她这么认为的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1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自2013年12月4日开始,浙江大部分地区连续多日被雾霾笼罩。下图为浙江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最有可能造成本次雾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2.依据图气温分布,该日最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时段( )

A. 5时左右 B. 8时左右

C. 8时至12时 D. 12时至15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