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假如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带范围减小B.热带范围增大
C.温带范围减小D.极昼极夜范围将增大

A

解析试题分析:若黄赤交角变变小,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变小,即回归线的度数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由于极圈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互余,故回归线的度数变小,则极圈的度数变大,而寒带是指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故分析寒带的范围变小;即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则变大。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影响。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对地理问题的联系性分析能力不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分析回归线的度数和极圈度数的变化,注意极圈度数的变化和寒带范围变化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养正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福建某学校(2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题。

(1)

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  ]

A.

23°2

B.

41°3

C.

48°2

D.

66°3

(2)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B.

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

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变小

D.

温带范围变小

(3)

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信丰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福建某学校(2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题。

(1)

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  ]

A.

23°

B.

41°

C.

48°

D.

66°

(2)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B.

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

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变小

D.

温带范围变小

(3)

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浙江省富阳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 题型:013

读右图(图中虚线分别代表回归线和极圈、标注数码的四条线为晨昏线),完成下题。

(1)

图中能反映杭州地区为冬至日的线可能是

[  ]

A.

①和②线

B.

②和③线

C.

③和④线

D.

①和③线

(2)

假如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则

[  ]

A.

从9月23日到12月22目,图中的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③

B.

②为3月21日的晨线

C.

晨昏线由①运动到②时,黄赤交角由23026/减小到O0

D.

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④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大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甲河示意图,M、L表示甲河的支流,a、b是位于支流上的两个观测站所属,粗线P表示洋流。下表为a、b两个观测站的气温(单位:℃)和降水(单位:mm)资料表。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两个观测站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a观测站降水量最大的月份,a地的日出时间比b地的晚
B.在b观测站降水量最大的月份,a地的夜长比b地的短
C.假如黄赤交角变小,a、b两个观测站所处温度带的范围将进一步缩小
D.a观测站的正午太阳高度始终比b观测站的小
3、下列关于甲河和洋流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M的影响较大
B.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L的影响较大
C.甲河水量最大时,洋流P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D.洋流P的流向是由低纬流向高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