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亚局部略图。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材料二:我国一艘远洋船经过图示海域的航行日志记录:今天继续保持昨天的总体航向;北京时间8时20分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北方时,影子比昨天明显长一些;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0时4分。

(1)指出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2)分析图中灌溉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描述图中A河上游的水文特征。

【答案】(1)夏季(5~10 月)。 夏季飓风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海潮的顶托作用等。

(2)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纬 度低,生长期长;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雨季短暂,旱季长。

(3)A 河上游径流量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流速快;含沙量较小;无结冰期等。

【解析】

本题以孟加拉国为背景,考查孟加拉湾风暴潮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河流的水文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飓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孟加拉湾位于北半球,夏季(5—10月)气流上升较快,所以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节为夏季;孟加拉湾夏季成为风暴潮的多发时间的原因主要从气候、海陆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对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位于大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该地旱季较长,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这里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位于热带,纬度低,生长期长;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雨季短暂,旱季长,光照充足。

(3)A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径流量季节变化、流速河流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考虑。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河流的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下图中 风带

A.B.C.D.

2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

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B.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C.随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

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纪录片《航拍中国》带观众领略秦岭南北的迥异风光。请根据该片的部分解说词和图像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解说词一:“一山一水决定了陕西的格局,把陕西一分为三。……早春时节,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

解说词二:“迥异于南方梯田的润泽,黄土高原上为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

解说词三:“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晰。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现在的千分之一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

1陕西的“一山一水”分别指(

A. 秦岭、渭河 B. 秦岭、淮河

C. 大巴山、汉江 D. 太行山、汾河

2关于陕西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B. 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境内河流春季易发生凌汛 D. 陕南山地位于亚热带

3陕西梯田的南北差异表现为(

A. 南方种春小麦,北方种冬小麦 B. 北方梯田热量更充足,土壤更肥沃

C. 南方梯田更重视引水灌溉工程 D. 北方地膜覆盖的作用是保温、保水

4泾河的清与浊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主要体现出(

A. 季风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B. 黄土高原冬季受侵蚀更强烈

C.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D. 泾河流量的年际变化非常大

5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泾水浊而渭水清最合理的解释是渭河(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主要流经平原,泥沙淤积

C. 上游人口、城市众多 D. 流速快,侵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各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季风风向 ②距海远近 ③地质地貌 ④纬度位置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2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①气候冷湿 ②地势低平不易排水 

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④河流较多,降水较多 

⑤植被稀少 ⑥地处高纬正午太阳高度小

A. ①②③⑤⑥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⑥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雅砻江干流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通过对雅砻江进行梯级开发,该流域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 甘蔗制糖B. 精密仪器

C. 高档家具D. 有色冶金

2雅砻江水电开发受季节影响较大,针对“丰枯不均”的现象,开发时应注意(  )

A. 统一管理,科学调度B. 修高大坝,增加库容

C. 招商引资,扩大开放D. 疏浚河道,发展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各题。

1图中降雪量(

A.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B.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C.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D. 纽约少于亚特兰大

2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中学的学生暑假沿K河溯源而上开展野外的研学考察,行至M、N两河交汇处时,图示区域东北部下起了雨,便决定在高地扎营,观察两河雨后的水文特征。从山麓到山顶考察途中同学们看见该地区树木全是有规律分布的针叶树(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同学们研学考察的山脉是( )

A. 阿尔泰山B. 太行山C. 巴颜喀拉山D. 横断山

2图示区域林木密集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时间B. 土壤水分C. 热量条件D. 风力大小

3同学们在丙河交汇处观测发现,与N河相比,M河洪峰( )

A. 流量更大,含沙量更小B. 流量更大,含沙量更大

C. 流量更小,含沙量更小D. 流量更小,含沙量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观测者能够从处观测到图乙所示昼夜状况。

A.B.C.D.

2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3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 )

A.180°—45°WB.45°E—180°C.0°—90°E—180°D.135°W—0°—45°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O和BO是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AO是_____(晨/昏)线,BO是_____(晨/昏)线,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节气)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

(2)A地地方时是________时,B地地方时是________时,O地地方时是________时。

(3)A地经度是________,该日A地的夜长约________小时。

(4)图中A、B、O三点中,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5)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

(6)此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